第06版:速读潍坊·人物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新高考
 
标题导航
烙铁纸上游画出108将
2016年08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烙铁纸上游画出108将
  刘宪德在纸上烙画。



  多数人都是用毛笔、铅笔在纸上绘画,而安丘市63岁的刘宪德用9年时间,靠自学练出用烙铁在纸上绘画的绝活。不仅如此,他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用烙铁在纸上创作出了长达40米的《水浒108将》。8月4日,刘宪德告诉记者,烙画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也希望发扬这门“火与纸”的艺术。
与画结缘 参观文展会遇见绢上烙画
  8月4日中午,安丘市新安街道东刘家庄村的刘宪德吃完午饭后,走进自己的书房,继续用烙铁在纸上绘画。要想烙好一幅画,往往需要两三天,而刘宪德一点都不觉得累。
  刘宪德的书房里有点热,汗珠不停地从他的额头上滑下,他手中的烙铁却没有因此被放下,而是继续在纸上慢慢滑动。他正在画一株梅花,枝干已经完成,只剩下花朵没有“涂色”。
  记者注意到,刘宪德右胳膊上戴着一个套袖,他说:“天这么热,手握洛铁不一会儿,胳膊上就会出汗,如果汗珠滴到纸上,就会影响整幅画的效果。”
  今年63岁的刘宪德年轻的时候就喜欢文学和艺术,退休后,他更是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工艺创作上,而且偏偏喜欢上了纸上烙画。从开始接触到现在,他已经坚持了9年,对烙画到了痴迷的境地。
  刘宪德告诉记者,在潍坊地区有很多人在木板上烙画,他就跟着学习。“光我们这里就有不少人在葫芦上、木板上烙画,并不是很难。”刘宪德说。
  真正让刘宪德开始研究纸上烙画,还要从一次经历说起。2007年4月份,他和几名朋友相约去参观文展会,期间遇到一位南方艺人在绢上烙画,作品非常好,这一下子吸引住了刘宪德。“当时我认为,在薄薄的绢上烙画确实不简单,于是我立即产生了学习的念头。”刘宪德说,当他向这位艺人提出学习烙画时,对方竟要10万元的学费。
  听到对方的答复,刘宪德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烙画。
决心自学 反复练习将烙铁运用自如
  在探索过程中,刘宪德发现在纸上烙画比在绢上烙画的难度更大,于是决定研究在纸上烙画。“当时我上网查了一下,全国范围内在纸上烙画的人非常少,因此只能自己学习。”越是难学,刘宪德偏要学。
  “纸包不住火”,而在刘宪德心里,通过手中的烙铁可以让火与纸融合在一起,而且产生美妙的艺术。因为没有人教授,他研究纸上烙画的时候遇到了重重困难。“什么样的纸适合烙画,只能慢慢试验。”刘宪德说,通过反复尝试宣纸、板纸、素描纸,他发现素描纸比较适合。
  在尝试过程中,纸张下面的垫板材料也很重要。同时,烙铁的温度、速度、力度也会影响作品的效果。“当时不知用了多少张纸,用坏了多少个电烙铁。电烙铁温度较高,拿在手里很容易被烫伤,我就在烙铁上套上竹筒,这样就安全多了。”刘宪德说,有一次,他有一幅画马上就要完成了,可是他一不小心用力大了一些,纸上被电烙铁烫出一个黑点,整幅作品只能作废。因此,在用烙铁作画时一定要全神贯注,容不得一点马虎。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三年的反复练习,电烙铁在刘宪德手中变得听话了,运用起来得心应手。“现在用电烙铁在纸上作画,速度比以前快了,但在创作中还是容不得走神。”刘宪德说。
创作不断 两年时间画出水浒108将
  掌握了在纸上烙画后,刘宪德创作了很多作品,最让他满意的是《水浒108将》。他小心翼翼地从书柜中拿出了这套作品,光纸张就重六七斤,长约40米。108将人物尺寸一样,神态各异。
  刘宪德告诉记者,他是看《水浒传》长大的,对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很熟悉,也很崇拜。两年前,他产生了创作水浒108将烙铁画的想法。
  “这108个人物有着不同的故事,神态也不一样。把他们烙在纸上,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刘宪德说,为了达到良好的创作效果,他在创作前查看了《水浒传》的很多版本,仔细品读人物形象。
  研究好人物形象后,刘宪德拿起烙铁,开始创作。“每一个人物都需要五六天的时间才能完成,而且要先画出草稿,经过反复修改,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刘宪德说,今年4月份,他终于烙成了《水浒108将》。
  记者看到,用烙铁画出的108将线条细腻、栩栩如生,画作从及时雨宋江开始到金毛犬段景住结束,可谓是百人百态。“在每一次的展览中,很多人都看好了这108将。”刘宪德说。
传承发扬 有人来学习都是无偿教授
  在刘宪德的桌子上摆着一本绘画教学书,每当有时间,他就会学习。“别人用毛笔绘画,我用烙铁绘画,其共同点是都要会画画。为了提高烙画品质,必须有一定绘画能力和赏析能力。”刘宪德说。
  9年的付出,让刘宪德练就了用烙铁在纸上作画的本领,并逐渐得到了业内的认可,他经常与画家们进行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作品质量。
  “我从小喜欢艺术,对烙画特别热爱,有时候拿起烙铁作画,很难停下来。”刘宪德说,用烙铁画出的画都泛黄色,为了表现出更好的效果,他会在一些作品里添加别的颜色。
  随着刘宪德对烙画的深入研究,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学习。“烙画属于工艺美术类,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会无偿地教给他们。”刘宪德说,他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发扬这门艺术。  文/图 本报记者邓永杰 实习生 于璐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