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济门桥上,有人准备往白浪河里撒网。 |
|

|
|
相关部门成立整治小分队,呼吁市民树立文明意识 之前,本报以《白浪河上,下绝户网捕鱼》和《白浪河里下“绝户网”》为题,连续报道了城区卧龙街白浪河桥以南河段和城区健康街白浪河桥南侧有网鱼者,市民认为此举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8月4日,不少市民再次给本报打来电话称,虽然以上两个河段已无人网鱼,可是在城区通济门桥上,这种行为又“死灰复燃”,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监管。 市民反映 通济门桥上有人撒网捕鱼 8月4日上午,家住城区苇湾小区的周先生告诉记者,他经常和家人到白浪河畔遛弯。7月中旬,他从白浪河通济门桥上经过时,发现有几名市民正在用一张绿色的网捕鱼,当时还有一些市民在围观。“我从那经过时,发现这几个人正准备往白浪河里撒网。”周先生说,当时他也询问了这几个人,这些人声称只是捕着玩,因为这些鱼根本不能吃。 无独有偶,家住奎文区四平路一小区的王先生也给本报打来电话称,上周他和家人经过城区通济门时,同样发现有两名市民拿着渔网,而且水桶里还有几条很小的鱼。随后,记者将周先生拍的照片拿给王先生看,王先生表示,他们遇到的并不是同一些人。 “鱼能净化白浪河里的水质,而这些捕鱼者则是在间接破坏生态环境,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周先生和王先生纷纷向记者表示。 部门回应 成立整治小分队进行劝阻 此前,由于本报曾多次对此现象进行过报道,不少市民表示,卧龙街白浪河桥以南河段和城区健康街白浪河桥南侧已经无人捕鱼了。随后,记者又走访了以上两个河段,发现的确已无人捕鱼。 “虽然媒体加大力度进行报道,相关部门也加强了监管,这些捕鱼者‘收敛’了很多,可是有一些人却又来到通济门桥上捕鱼。”王先生说,他们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此事,防止这种行为再次“死灰复燃”。 对此,记者将情况反映给了白浪河管理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专门成立了整治小分队。但是因为他们没有执法权,只能进行劝阻并加强管理,而且这些捕鱼者经常和管理人员“打游击”,因此很难彻底杜绝。在此,他们也呼吁市民能树立文明意识,不要破坏白浪河的生态环境,服从工作人员的管理。 文/图 本报记者 王路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