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03版
新高考 |
第04版
要闻/时评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或在一定程度上拖延安倍修宪进程,同时堵死右翼势力“神话”天皇的可能 日本天皇明仁8月8日发表全国讲话,暗示已做好退位准备,称担心自己将来可能因为年龄原因无法履行日本名义上国家元首的职责。 日本负责皇室事务的宫内厅8日公布明仁天皇预先录制的视频讲话。这是他5年来首次、也是继位以来第二次发表全国电视讲话。 “当想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逐渐衰退,我担心可能难以全身心地完成象征国家元首的公务。”他在讲话中说,自己“开始思考,当出现难以像以往那样履行繁重公务时,应该如何安置自身,才是对国家、国民以及我身后的皇族适当的方式”。 他说,因天皇本人不能触及现行的天皇制度,他此次讲话仅表达“个人想法”。
民众支持 超过85%受访者表示“可以接受” 明仁天皇在视频讲话中并未直接提及“退位”二字。他表示,随着年龄的增加和体力的衰退,继续作为日本国家象征履行公务“变得困难”,而单纯减轻天皇公务内容或设立“摄政”一职代替天皇履行公务也作用有限。 明仁天皇说,在天皇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时,有可能导致社会发展停滞,给国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天皇过世与即位重叠时期的忙乱状况也应该避免,应保证“天皇作为日本国家象征持续且不中断”。 安倍当天就天皇视频讲话表态,称“考虑到天皇的高龄和繁重的公务,政府将考虑能做些什么”。 根据日本宪法,天皇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和“国民团结”象征,但不具实权,不干涉政治。天皇不能明确发表可能对其宪法地位带来影响的言论,因而明仁天皇“担心无法履行职责”的表述也被普遍视作其退位意愿的强烈暗示。 共同社报道,过去200年来,在位君王提前退位的情况尚没有先例。明仁天皇的退位想法如需实现,必须由国会对相关法律作出修改,或者通过特别法案予以准许。 日本现行《皇室典范》沿袭《旧皇室典范》,规定“皇位继承以天皇驾崩为前提,健在时不能退位”。 多项民意调查显示,民众虽然最初对明仁天皇的退位想法感到惊讶,却同情并支持他,认为可以通过修改相关法律实现他这一愿望。 日本共同社本月初开展的民调显示,将近90%的受访者认为天皇公务过多,超过85%受访者表示“可以接受”《皇室典范》中未作规定的天皇“生前退位”。
政界担忧 右翼势力担心会分散修宪注意力 明仁天皇有意“生前退位”的消息在日本政界引起担忧。一些保守势力认为,天皇退位的相关讨论可能扩展到保守派抵制的女性继位话题等。 日本《皇室典范》规定,只有男性成员才能继承皇位。皇太子德仁和妻子雅子只育有一位公主,皇次子文仁亲王秋筱宫与妻子育有一名皇孙悠仁,因而现有皇位继承顺序先后为德仁、文仁及其子悠仁,公主爱子等女性皇室成员仍不在继承人之列。 另一些右翼人士担心,天皇退位的相关讨论会牵动过多政治精力,不利于首相安倍集中精力推动修宪的努力。 日本媒体援引专家的话猜测,虽然天皇不能干政,但多年来推崇和平宪法的明仁天皇或许意在以退位对首相安倍执意修宪的努力“踩刹车”。 明仁天皇年轻时的同学、日本皇室事务专家桥本明(音译)认为,明仁天皇暗示退位想法,目的或许就是使人们将更多精力转移至日本皇室的将来,进而拖延任何有关修改和平宪法的辩论。“(明仁)天皇是一个战略思想家,所执行的计划往往经过深思熟虑……在对和平问题的思考上,他(的立场)很坚决”。 安倍8日回应,将“认真考虑”明仁天皇的视频讲话内容。 日本媒体评论,安倍这一回应措辞谨慎,意在避免给外界留下将议题政治化的嫌疑。 也有媒体猜测,因外界认为皇太子德仁尚不具备继承皇位的能力,明仁天皇可能希望在自己身体尚佳时让德仁提前继位,以便有精力给予帮助或指导,实现对皇位的顺利过渡。 ◎专家分析 避免退位过程中的变数被安倍利用 日本明仁天皇8日在视频讲话中表示,由于身体原因,很难履行自己的职责。这被视为流露出“生前退位”意向。专家解读认为,明仁的讲话可谓字斟句酌,而他想表达的不仅仅是退位的意愿。
表明自己不愿与安倍政权扯在一起的态度 新华社前驻日本记者刘华对记者说,天皇讲话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他明确表达了退位意愿,而且讲明了不打算采用摄政方式。 “因天皇未成年或病重等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时,可考虑设置代行天皇行为的摄政。但是,即便是这样,天皇(依然)持续不能充分履行理应完成的公务,直到生命终结……”明仁天皇说。 按照惯例,日本天皇讲话一向用语暧昧,但这一次,在拒绝摄政可能性上却表达清晰。刘华认为,这意在消除未来退位过程中的各种变数,主观上避免其意愿被安倍政府利用;客观上,也迫使日本政府开始启动修改《皇室典范》的工作,而修改工作需经历复杂的国会审议和讨论,会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修宪进程。 中国外交学院教授周永生认为,明仁天皇珍视二战后的和平宪法,但眼下安倍等右翼势力推动修宪,天皇虽无力阻挡,但也不愿意自己在位时让安倍实现这个目的,因此选择退位,实际上是表明“自己不愿与安倍政权扯在一起的态度”。
堵死右翼势力未来再度“神话”天皇的可能 刘华说,明仁讲话的第二个值得关注点是,他多次提及“宪法”,强调天皇根据现行宪法只具“象征”地位,“没有参与国政之权能”。 在自民党此前公布的修宪草案中,有关天皇的条文中增加了“国家元首”说法。这一说法在二战前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中出现过,而如今安倍想要通过修宪恢复这一说法。刘华认为,在这种背景下,明仁反复强调现行宪法,强调自己只是“象征”、并无“国家政治”功能,具有明确指向性。 “明仁的这一表态在政治上无懈可击,又堵死了右翼和保守势力未来利用天皇复活国家神道教、再度‘神化’天皇的可能性。”刘华说。 在日本,天皇虽然不能公开表达政见,但他反对极右势力修宪、反对扭曲历史认知的立场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日本法政大学教授赵宏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历史问题上,明仁天皇其实一直在给试图否认侵略历史的安倍政权默默施加舆论压力。 “明仁最近几年只要有发言机会,一定会讲到历史问题。去年他在讲话中还特别提到1931年以来日本的战争历史不能忘记,正是在那一年的9月18日,日本开始侵略中国。”赵宏伟说,鉴于天皇在日本社会的威望和影响力,这些表态都构成对安倍政权的压力。
新闻人物 第一位访华天皇 明仁天皇生于1933年12月23日,1989年1月7日继位,是日本第125代天皇,年号平成。 1959年,明仁与正田美智子结婚,是日本皇室成员首次与平民结婚,婚后育有二子一女,即皇太子德仁、秋筱宫文仁和清子内亲王(现黑田清子)。 明仁天皇毕业于日本学习院大学政治经济学部。明仁天皇是一名鱼类学家,曾在日本鱼类学会会刊上发表了28篇论文,由于在生物学上的贡献,被一些国外学会聘为名誉会员。 1992年10月23日至28日,明仁天皇携皇后美智子访华,是日本第一位访华的天皇。 在2014年12月23日的生日致辞中,明仁天皇呼吁“日本要作为世界上稳定和平的健全国家”,呼吁日本要继续走和平道路。2015年1月1日,明仁天皇在新年讲话中指出,日本应该以二战结束70周年为契机,“学习始于‘满洲事变’(即“九一八”事变)的战争历史,思考日本今后走向”。 2015年8月15日,明仁天皇在日本政府主持的“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上表示“对先前战争的深刻反省”。这是日本天皇在“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上首次用了“深刻反省”的说法。 在日本,皇室拥有崇高的地位。迄今为止,日本的多项调查都显示,绝大多数日本国民依然支持维持天皇制。对于绝大多数日本人来说,天皇依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日本国家的象征,也是自豪感的源泉之一。 据新华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