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速读潍坊·昌邑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关注
 
标题导航
抓好行政执法建设营造和谐交通环境
骑行量近26万小时
2016年08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骑行量近26万小时



昌邑市加快公共自行车建设步伐
  在昌邑市城区的大街小巷,时常可以看到骑着公共自行车出行的人们,或是赶着上班行色匆匆,或是骑着休闲悠然自得。在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间,在川流不息的汽车“铁流”里,彩色的公共自行车成为一道风景。为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方便市民出行,2015年,在昌邑市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下,昌邑市交通运输局启动公共自行车建设工程。
  公共自行车自2015年7月在城区投入运营以来,受到市民的广泛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为最受市民欢迎的民生工程之一。截至今年6月底,昌邑市公共自行车办卡9700余张,累计骑行量达近26万小时,总骑行845257辆次,日骑行突破5000辆次,无论是骑行率、周转率、租用率、建设速度均稳居潍坊前列。

便民出行 公益为先
  8月9日上午,记者在昌邑城区一处公共自行车站点前,看到车辆巡检员正在把刚从调度车上卸载下来的车辆重新上架。这边站点的车辆调换完毕后,他们要马不停蹄的赶往下一个站点,每天如此。
  公共自行车广受市民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昌邑市坚持公益为先。公共自行车的建设、运营、维护费用均由市财政埋单。市民只需缴纳200元押金,并预存20元以上租车费用后,60分钟内可免费租用;超过1小时每小时收1元。
  市民王先生是自行车“发烧友”:“好多人家里有车,但出门还都爱骑个自行车,健康、时尚,有时没车骑,感觉很‘受伤’,公共自行车借还都方便,无论走到哪想骑就骑。”
  市民刘女士则算起了经济账:“现在开车太堵,骑自行车能保证上班时间,还能省下不少油钱,低碳环保。公共自行车方便了老百姓的同时还带来实惠!”
  经过近一年的运营,昌邑市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骑公共自行车出行,环保出行蔚然成风。

站点密集 成网成系
  昌邑市公共自行车广受欢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站点分布成网连片。公共自行车并不是为了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而出现的,而是与公共汽车、出租车相互独立、自成体系的一套慢行交通系统。“公共自行车24小时运行,公交车停了,出租车跑得少了,自行车还在运行。”一位市民告诉记者。
  “公共自行车要成为独立慢行交通系统,就必须实现通租通还、起步成网。”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中心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公共自行车刚启动运营时,有85个站点,2000辆车,经过不到一年的发展建设如今站点、车辆均已翻番,目前已有155个站点、3500辆车。
  据了解,在前期规划时,昌邑市委、市政府按照成网成系的要求,组织多个部门对站点选址进行反复斟酌,在该市城区公交站、商业中心、医院、学校、大型社区等人流车流大的地段周边平均300—500米设一个站点;每个站点按需求大小设置数目不等的锁桩。

科学管理 优质服务
  昌邑市公共自行车广受欢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租还不难,服务优质。
  科学调度,解决租还难问题。在公共自行车的运营中,租还难是一大难题。昌邑市公共自行车在加强硬件建设基础上,着力打造智能化监管系统,在科学调度,优质服务上下大力气。每辆公共自行车都有自己的身份证,电子身份识别卡可随时读取自行车信息,实现每辆自行车的跟踪监控,实时了解每个站点的自行车流量情况,做到及时补充调整,最大程度地为市民提供便利。公共自行车公司还通过推“城市公共自行车”、“昌邑智慧交通”微信客户平台,让骑车人能够实时掌握各服务点车辆信息,同时节假日采取增加调运车辆等措施有效化解潮汐车流造成的租还难题。
  优质服务,深度开发。随着骑行自行车的市民越来越多,服务成为自行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每个公共自行车站点管理箱上,都留有服务热线,24小时服务,随时为遇到困难的租车人提供帮助;骑行超过1小时,热线还会及时联系提醒租车人还车。
  据介绍,自运营以来该市公共自行车为乘客热线处理困难4638次,热线处理失物80人次等。
  想群众之所想,始终把便民需求放在第一位。公共自行车管理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一期工程运营的过程中接到了一些年轻父母的热线来电,反映带着小孩没法骑车,希望可以增加带儿童座椅的公共自行车。今年的二期工程规划建设的时候,公共自行车就充分考虑了市民的意见需求,在加大原有自行车投入的同时,新进200辆带儿童座椅的自行车,满足了市民的出行需求。深度开发,将公共自行车与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新型服务项目。公共自行车公司结合该市潍河湿地公园的资源优势,建设骑旅站点一处,配备山地、亲子、双人等25辆高档自行车,为市民游玩提供了一处新的休闲娱乐的项目。
  从外地回来的吴女士高兴地说,“没想到在大城市里才有的多人自行车昌邑也有了,自己和孩子骑着车子沿着潍河逛了一圈,感觉家乡的建设真是越来越好。”
修旧利废 精心保养
  “三分建,七分管”。昌邑市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后,始终保持良好性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精细管理。
  “管理公共自行车,这活不复杂,就是细上加细。”“我市公共自行车,不是最贵的自行车,但是质量最好的,在全市所有的公共设施里,公共自行车的锁桩是最干净的。”自行车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早上6时前就到达自己的岗位,打扫站点卫生、检查擦拭车辆,风雨无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随着公共自行车租用量不断飙升,故障率也随之增加,面对维保考验,公共自行车公司的维修工除每天在日间进行巡检、维修,每个月进行突击检查,发现故障立即维修,发现问题当月整改。
  公共自行车公益、便民、服务、环保,便民工程受到昌邑市民欢迎的背后反映出该市市民出行观念的转变、环保理念的增强,也反映出了该市在公共绿色交通建设上的新发展。
  文/图 本报记者 齐文 通讯员 韩宁 韩晓柯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