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要闻/时评 |
第03版
速读潍坊·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里约奥运会正在火热进行中,赛场上中国健儿奋勇拼搏怒夺奖牌,而赛场外漂洋过海而来的“中国神器”正风靡里约。奥运会不仅捧红了中国制造的“爆款”蚊帐,还顺便让咱祖传的拔罐名扬四海。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为啥这些“土掉渣”的“中国神器”能漂洋过海风靡奥运呢?
中国拔罐印“爬上”飞鱼身 美国游泳名将、“飞鱼”菲尔普斯在里约奥运会上续写传奇的同时,已为古老的中国“拔罐”技艺做了一次推广。 菲尔普斯在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赛获得个人奥运会第19枚金牌后,成功将人们的目光引导在他身上的神秘符号上。有人以为是他玩彩蛋射击时留下的,甚至认为他被巨型章鱼袭击。 面对一群好奇的外国记者,菲尔普斯介绍了拔罐疗法的好处。“我拔罐子有一段时间了。比赛之前我觉得身上有点酸痛就拔了一次,但我身上从来没出过这么黑(紫)的印。”他随即指着自己肩膀的印记,“这里正是我身上伤痛最厉害的地方。” 菲尔普斯这样展现了拔罐的妙处,外国媒体随后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结果令人意外,有许多运动员都在接受这种拔罐的疗法。拔罐在国外体育圈的流行被认为是由娱乐圈带动的。在菲尔普斯将拔罐塑造成“网红”之前,演员格温妮丝·帕特洛、詹妮弗·安妮斯顿、歌手贾斯汀·比伯就曾晒出拔罐照片。 25岁的美国体操运动员亚历克斯·纳杜就是其中一位。他在2014年到中国参加南宁世锦赛期间,在朋友的带领下接触了拔罐疗法,结果第一次就让他感觉效果很棒。拔罐也成为纳杜在比赛训练后恢复的法宝。接受采访时,纳杜认为拔罐是自己保持健康的秘诀。他介绍称自己的拔罐工具是在电商亚马逊网站花费了15美元买来,“这钱花得太值了!”纳杜说。实际上针对专业运动员的肌肉恢复疗法并不少,但在美国的医疗环境下,仅使用15美元就做到这些,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是我至今获得的最好缓解疼痛方法,它彻底从痛苦中将我解救出来。”纳杜说。此外,白俄罗斯游泳运动员帕维尔·桑科维奇在社交网络感叹:“这是一个伟大的恢复工具。”
有蚊子!快躲进中国蚊帐里 其实,拔火罐走红之前,另一项中国神器——蚊帐就已经成为新晋“网红”风靡奥运。 奥运会开始前,极易通过蚊子传播的寨卡病毒就在南美地区肆虐得轰轰烈烈。 巴西人民为了杀蚊子想尽了狠招,对雄蚊子发起“绝育”运动:通过伽马射线照射,使得大量雄性蚊子失去繁殖能力,从而减少传播病毒的蚊子数量等等。韩国走科技路线,运动员所穿服装都添加了可驱赶蚊虫的化学物品。日本等代表团紧急订购了一批驱蚊环,以避免运动员被蚊虫叮咬……可是这一切都敌不过中国队的驱蚊神器——蚊帐,无毒无味又环保!很快这个中国的防蚊法宝就被外国运动员发现了,因为不识货,他们误以为是白色的中国结……于是,蚊帐就这样扛起了各国运动员的灭蚊大业。外国记者来中国代表团采访的时候也都惊呆了:世界上竟然还有如此神奇的东西。 西班牙媒体用“国家法宝”来形容中国体操队的蚊帐。英国媒体也震惊了,中国体操运动员坐在蚊帐内的图片在外国媒体上广为流传。很多人都戏称,蚊帐是除中国四大发明以外的第五大发明。还有网友戏称:“未来中国四大出口贸易将是:老干妈、辣条、蚊帐、拔火罐”。 其实,蚊帐在撒哈拉以南以及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都在普遍使用,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法,用于防止蚊子传播的多种疾病,最主要是预防疟疾和现在让人比较头疼的寨卡。 从某种角度看,当人类还不能完全消灭蚊子,以及还不能研发出预防疟疾和寨卡的疫苗时,就只能改变自己,“躲进蚊帐成神仙”。蚊帐不仅能抵御病毒,还能让运动员保障睡眠,缓解疲劳,轻松应对比赛,一举两得。 本报综合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