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大观华夏·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城事
 
标题导航
七月被淹的“洪水猪”去哪了
2016年08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七月被淹的“洪水猪”去哪了



各地展开全面排查,严防死亡畜禽流入市场走上餐桌
  7月份以来的罕见强降雨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情告急,除造成人员财产损失外,也淹死、冲走大量畜禽。公开信息显示,安徽死亡或冲走生猪近8万头、家禽1200余万只;湖北因灾死亡猪超8万头,禽类逾360万只;江西死亡家禽520余万只。一个多月过去了,这些死亡畜禽去哪了?如何处理的?会否“上餐桌”?
下落不明 一部分被冲走
  相比一个多月前,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征村乡白沙村陈本益家猪栏里的猪少了很多。7月初,白沙村遭遇洪水袭击,他家的养猪场被淹。虽然从洪水中抢救出160多头猪,但仍有239头生猪被淹死。在洪水后第二天,记者在现场看到,养猪场内满是洪水留下的水渍和垃圾,从墙头的水印可以看出,当晚的水漫出地面有一米多高。
  这家养猪场的“遭遇”是洪灾的缩影。安徽省农委的统计显示,截至7月底,当地死亡或冲走生猪约8万头、家禽超过1200万只,倒塌损毁畜禽圈舍150多万平方米。在江西省,也有6.6万平方米畜禽圈舍在洪水中倒塌损毁,约7000头生猪、520余万只家禽因灾死亡。
  当前,除了仍浸泡水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畜禽被水冲走不知所踪。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凰岗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张道卉告诉记者,在今年的一次洪峰中,当地有6家养殖场、3家养鸡场被淹,其中有6头牛、100多头猪被洪水冲走。
善后工作,无害化处理尚未全面落实
  记者调查发现,受灾各地均高度重视死亡畜禽的处理工作,对打捞、搜救出来的死亡畜禽的处理作出明确规定。以安徽为例,对砸死、淹死、病死及死因不明的畜禽,要提请各级政府立即组织力量收集并采取“四不准一处理”的处置措施,即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对死亡畜禽必须按规范进行无害化处理。
  尽管相关部门和大部分养殖户都表示,对死亡畜禽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但记者调查发现也存在未严格按照流程操作的情况。
  “洪水来得太猛,我家约有2000只鸭子被淹死了。”安庆市一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说,这些鸭子最后丢的丢、埋的埋,还有的装袋丢到垃圾车上,送去焚烧发电了。
  宣城市农委负责人向记者坦陈,当前,散养户点多面广,监管部门没那么多人力、精力去监管每家每户,出现畜禽死亡时,可能存在随手一扔、随手一甩等现象。
应对措施,各地进行排查严防上餐桌
  相比乱丢乱埋,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水灾死亡畜禽“上餐桌”。安徽食药监部门一位负责人认为,目前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一是死亡畜禽直接被打捞宰杀,逃避监管流入餐桌,二是流入肉制品加工生产环节。此外,洪灾过后的高温带来的疫情和腐败变质食品的风险问题也较突出。
  为此,安徽、江西等地都下发了紧急通知,针对死亡畜禽可能流入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环节的情况,要求各级食药监部门立即行动、开展全面排查,严防死亡畜禽流入市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减损复产,养殖户“有政策难享受”
  受访人士表示,在灾后,除要管控好死亡畜禽外,有关部门还需帮助养殖户做好灾后恢复生产、尽快发放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拓宽农业保险覆盖面等工作,减少受灾养殖户的损失。
  养殖户反映,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国家会给予80元/头的补助,但申请手续繁琐,资金迟迟不能到位,他们普遍面临“有政策难享受”的困境。
  张道卉说,当地农业保险主要是覆盖水稻、能繁母猪、育肥猪、林木火灾四个险种,而且赔付额偏低。他希望,今后农业保险能根据农民需求扩大险种范围,将鸡、鸭等死亡畜禽覆盖进来,并适当提高赔付额度。
维护食安 监督网很重要
  利益当前,总会有人昧着良心赚取“黑心钱”。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提起“苏丹红”、“毒豆芽”、“工业盐”等事件想必都不会陌生,恐怕至今仍然心有余悸。事实上,每一次问题的曝光,不仅是对人们那根脆弱的食品安全神经的挑动,更是对政府公信力的考验。毕竟,每一次曝光后,人们的第一反应总是监管哪去了?所以,若要避免信任危机的再次上演,食药监部门就必须率先出击,筑牢监管“堤坝”,防止“洪水猪”走上餐桌。
  当然,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我们也不能单纯地依赖于食药监部门。虽然他们是专职、专业人员,但是双拳难敌四手。若要保卫食品安全的“大坝”牢不可破,就要发动起最为广泛的监督力量。媒体、群众都该肩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向身边的“黑心商户”说“不”,合力织密“监督网”,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本报综合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