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速读潍坊·风筝之爱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焦点
 
标题导航
真真辞世 光明长存
2016年08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真真辞世 光明长存



捐献遗体、眼角膜回报社会关爱
  不管爸爸妈妈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多么让人悲痛,8月18日凌晨,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12岁女孩王洪真,还是离开了人世。这是一个非常不幸的女孩,8个月大患病,这么多年来,她一直被病痛折磨。而她也是幸运的,她是本报多次关注过、社会好心人多次救助过的一个女孩。社会各界好心人共为王洪真捐款近30万元,使她的生命得以延续。为了回报社会,回报曾帮助过她的好心人,按王洪真生前的愿望,8月18日上午,她的遗体、眼角膜成功捐献。善良的真真尽管走了,但她的心愿实现了,她留下了光明。
得知自己病情恶化,决心捐献遗体
  真真的妈妈王兰花眼睛自小就有病,视网膜脱落,只有0.01的视力,把手放在眼前才能看清。王兰花哭着对记者说,小小年纪的真真遭了很多罪。在真真8个月大时,他们就发现她脸色发黄,嘴唇发白,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医生确诊为溶血性贫血,这是一种很严重的病。为了给孩子治病,他们带她去过安丘、潍坊、济南等很多医院,前些年花费了14多万元,那些钱多是借来的。
  到了2008年,真真的病情总算是控制住了,就一直靠吃中药维持着,能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一直上到小学六年级。然而,今年4月份,真真突然又恶心、呕吐,脸色苍白、尿血,王兰花意识到,孩子又犯病了,她赶紧送孩子到医院。
  检查结果出来后,王兰花才知道,真真的病又严重了,已发展成了溶血尿毒综合症。“这种病比普通的尿毒症还严重,不但要透析,而且还要输血小板。孩子后来都下不了床了。”王兰花哭着说。
  “有一次,真真在输血小板的时候问我,‘妈妈,这些血是哪儿来的?’我就告诉她,这些血都是社会上的好心人无偿捐献的。”王兰花说,“她就跟我说,等她的病好了,也要给别人献血。”真真的善良让妈妈非常感动。然而,她仿佛感觉到自己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对妈妈说:“妈妈,我马上要走了,我走后,你把我的遗体和眼角膜捐献出去吧!让医生好好研究研究,不要再让人生我这种病了。”听到女儿的话,王兰花非常震惊,也痛心不已,她不知道,这么年幼的孩子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但她流着泪答应了孩子的要求。
  6月2日,王兰花代表真真签订了遗体、角膜捐献申请。
社会捐款近30万元,让真真延续了生命
  真真的爸爸王景东说,他们没有想到,潍坊晚报报道了真真的事情后,有那么多好心人会伸手帮助真真,这也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有了好心人的捐款,他们又带真真去了济南继续治疗。后来真真的病也有所好转,不用靠呼吸机维持呼吸,也能吃饭了,他们非常高兴。
  7月27日,他们又把真真从济南转院来到了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继续治疗。真真在重症监护室里时好时坏,有时清醒,有时昏迷。直到最近五六天,她的病又非常严重了,吃饭都咽不下去了。医生告诉他们,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这次真真能否挺过来很难说。
  “社会各界好心人共为真真捐款近30万元,没有这些钱,真真恐怕连她今年的生日(6月12日)都熬不到,真的太感谢大家了,让真真延续了生命……”王景东哭着说。
  “她的器官都衰竭了,我们知道医生也救不了她了。”王景东说,他们不能接受的事实终究还是发生了,8月18日凌晨4时20分许,真真离开了人世。
想到真真为社会做的贡献,父母很欣慰
  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已离世的真真表情非常安祥地躺在床上。守护在一边的爸爸王景东、妈妈王兰花此时已是泪流满面。
  潍坊眼科医院的医生为真真实施了眼部手术,约10分钟后,医生将其眼角膜成功取出。很快,潍坊医学院的工作人员也来了,看到真真被接走了,爸爸妈妈更是悲痛不已,他们禁不住失声痛哭。“真真,你的愿望实现了,你就安心地走吧!”“孩子,你的名字会被刻在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碑林上,我们会经常去看你……”听到揪心的哭喊声,在场的人纷纷落下眼泪。
  王兰花接过潍坊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发放给真真的荣誉证书,记者看到上面写着:“王洪真自愿在逝世后把遗体(角膜)捐献给医学事业,这种高尚的精神,将永远受到人民的赞扬。”
  “真真的眼睛还会继续看着这个美好的世界,我们都为她感到骄傲和自豪……”真真的亲人流着泪说。
  “孩子捐角膜能让失去光明的人重见光明,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科学研究,让医生能够研究出可以治疗这种病的办法,不要再让更多的人像真真一样遭受这种病痛,她的捐献能造福社会,我们也支持。”王景东哭着说,每每想到这些也非常欣慰。
◎医生致敬
她的眼角膜至少能让三人重见光明
  潍坊眼科医院医生吴鹏对记者说,对于王洪真的无私奉献,他们都非常感动,也非常敬佩。
  “她自小就患有那么重的病,受尽了病痛的折磨,而她却做出了很多人都做不到的善举,可想而知,她是一个多么善良的人。她的眼角膜材料从外观看透明度、完整度都很好,经过我们对其眼角膜进一步检测,她的眼角膜能用于临床,至少让3个失去光明的患者重见光明。我们非常感谢王洪真为人类社会的光明事业做出的贡献。”吴鹏说。
  市红十字会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王洪真的善举非常伟大,她的眼角膜能给人们带来光明,而她的遗体捐献给潍坊医学院,用于教学、医学研究,更是为医学事业做出很大的贡献。
  2003年3月1日《山东省遗体捐献条例》开始实施。2007年5月1日起,国务院《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开始实施。近几年来,随着媒体的关注,市民们进行遗体(角膜)捐献的意识提高了,截至目前,潍坊市已成功捐献角膜58例,遗体33例,器官14例。
  市红十字会衷心感谢王洪真及其全家为人类医疗事业所做的贡献,也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身后能加入到捐献的行列中来,让更多患者得到及时治疗,让医学水平越来越高。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晓梅
本报曾多次报道 好心人纷纷捐款
  本报6月4日A03版、6月6日A10版、6月11日A06版分别以《12岁女孩签约捐遗体》、《会点头摇头真真恢复意识》、《全校师生捐款7.3万帮她渡难关》为题,报道了安丘市官庄镇东小庄村12岁女孩王洪真患有溶血尿毒综合症,多年来遭受病痛折磨,靠输血、透析维持生命。孩子知道她输的血是好心人无偿捐献的,为了回报社会,她嘱咐爸爸妈妈,在她身后,要无偿捐出她的遗体和眼角膜。6月2日,王洪真的爸妈到市红十字会,帮她签订了山东省遗体(角膜)捐献申请登记表。
  报道刊登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好心人纷纷向王洪真伸出援手。不少人到医院看望王洪真,他们都没有留下姓名,却留下了爱心款,还有人把爱心款直接汇到了王洪真爸爸的银行账户里。
  6月7日,王洪真所在的学校奎文区北宫大街小学组织爱心捐款,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为王洪真捐款7.3万元。王洪真的语文老师胡旭春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不断转发她的情况,转发媒体关于王洪真的报道,很多好心人纷纷捐款,大家都力所能及地帮助王洪真。
  奎文区大虞街道虞中社区也为王洪真组织了捐款,好心市民为她真捐款4000多元,还有潍坊眼科医院也组织了捐款,职工们捐款近1万元……社会各界好心人共为王洪真捐款近30万元,大家都希望这个坚强、善良的女孩能好起来。
◎相关新闻
母子俩残疾 老同学帮扶
  本报讯 奎文区潍州路街道星河社区58岁的刘树青自幼双腿残疾,没有自主行动能力,不幸的是,她的儿子出生后也双腿残疾无法自由行动。前些年,母子二人由刘树青的父母和丈夫共同照顾着,可自从三位亲人相继离世后,刘树青母子的生活便陷入了困境。8月18日,刘树青的同学们在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后,自发组织捐款7200元送到了刘树青的手中,让刘树青更是激动不已。
  当天上午8时30分,刘树青的几位同学代表早早便来到星河社区。记者了解到,他们都是原潍坊第九中学三年级四班的同学。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相互联系的比较少,在今年7月份,全班同学聚会时,大家才了解到了刘树青的情况,班长夏定文就在同学群里发了倡议书,组织给她捐款。近一周时间里,他们共为刘树青捐款7200元。
  当天,潍坊春雨义工的两位工作人员也去看望了刘树青母子,义工徐清萍告诉记者,他们从今年5月份了解到刘树青母子的情况后,便组织捐款并形成了帮扶,除每月一次不定时到她家送一些日常用品外,过节期间也都会去看望母子二人。
  奎文区潍州路街道星河社区“第一书记”常亮说,近年来,星河社区一直把关注、帮扶弱势群体作为民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对像刘树青这样的困难家庭,他们都一一深入了解并登记造册,对他们进行实际帮扶。“这次刘树青同学们的捐款帮扶深深感动了我们社区的工作人员,在此,我们也呼吁社会上更多的好心人能够关注、帮扶这些困难家庭。”常亮说。
(记者 刘晓梅 姜晓彦)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