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评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焦点
 
标题导航
环保失信将寸步难行
军地双拥我市开座谈会
峡山湖公园成国字号湿地
清点课本五百万册
人均快递量前七月达5.5件
患癌被开除 谁为劳动者兜底
花莲文创园将赴约鲁台会
2016年08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患癌被开除 谁为劳动者兜底
□ 本报评论员 李帆



  近日,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教师刘伶利去世了。生前患有癌症的她在接受治疗期间,被学校以“旷工”的名义开除,并停止为她的医保缴费。尽管早在2015年,法院就判决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与刘伶利恢复劳动关系,可是直到刘伶利去世,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也没有执行该判决。(8月19日《中国青年报》)

  身患绝症本身就是一件令人绝望的悲剧,无奈祸不单行,学校又以旷工名义将刘伶利老师开除,笔者心中不由地升起一股寒意。
  刘伶利的遭遇并不是偶然,她能够引发社会关注和那么多人的同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她的教师身份。大学校园本应是充满爱心与正义感的圣地,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人才的重任,遇到教师患病的情况,理应展现出关心、温暖的一面,不料却以一纸开除决定,斩断了与患病教师的唯一牵绊,更斩断了患病女教师心中的希望。如此冷血的大学校园如何承担培养学生社会价值观的重任,又怎能让在职老师安心工作,让家长放心将孩子送到这样一所冷漠的学校学习。
  刘伶利的遭遇让人扼腕叹息,也让人感到惊讶。近年来,民办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类独立学院、民办大学如雨后春笋一般兴起,但是很多类似学校显然没有把教育事业当成最主要的追求。不仅把学生当成了营利的工具,连教师也被视为赚钱“机器”,像刘伶利这样不能“创造效益”的教师自然在被舍弃之列。对民办大学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校园面积有多大、校园建筑有多宏伟,而是教师和学生的基本权益有没有得到切实的保障。
  暂且不说教师的身份,作为一名普通的劳动者,刘伶利最基本的权益该由谁来兜底?早在2015年,当地法院就判决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与刘伶利恢复劳动关系,可是直到刘伶利去世,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也没有执行该判决。
  说到这个问题,很多人首先想起的是劳动监察部门。遗憾的是,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显然靠不住,连法院的判决都无济于事,他们又能如何?长而久之,劳动者遇到侵权行为时,劳动监察部门只能“和稀泥”,用人单位根本无所畏惧。即便劳动者费尽周折最终起诉至法院并胜诉,可打赢了官司也无法执行,判决沦为一纸空文。
  患癌症被开除、高温补贴不见踪影……不少劳动者权益只停留在纸面上,如何为劳动者撑腰,劳动监察部门该加把劲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