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缉私人员在检查被查获的海鲜。 |
|

|
|
青岛海关查获涉案海鲜5000余吨,价值2.3亿元 青岛海关8月21日公布了一起前不久查获的海鲜走私大案。以境外采购、绕关走私、境内销售的专业走私团伙近两年来共走私帝王蟹等高档海鲜5000余吨,案值高达2.3亿元。部分高档海鲜产自日本福岛附近海域,为了逃避检验检疫,走私分子还将这些问题海鲜在境外换包装、甚至涂改生产日期后再经过数千公里的长途跋涉运往境内销售。 走私海鲜境内销售“一条龙” 今年年初,青岛海关缉私局烟台分局的缉私人员在市场调研中发现,市场上一些高档海鲜零售价格明显低于正常报关进口价格,这引起了海关缉私人员的注意。 青岛海关缉私局烟台分局侦查二科副科长宋振宁介绍,在调查中海关发现,一些企业大量的虾夷贝、帝王蟹,还有一些鱼都是通过广西牌照车辆运输,“我们觉得,原产于日本、俄罗斯、美国的产品为什么从广西过来?肯定不符合正常逻辑”。 在进一步侦查过程中,山东一家海产品进出口公司逐步浮出水面。这家公司不仅在山东、福建、广西和辽宁有多家分公司,幕后老板王某在美国也设有一家公司。 顺藤摸瓜2.3亿元走私案告破 青岛海关缉私局侦查处李福东介绍,为了逃避打击,幕后老板王某常年在美国,而且所有的对外联系全通过美国这个公司进行,境内公司收到货款后,迅速通过地下钱庄将钱转移到境外。 这家公司在国内没有任何账目信息,还定期销毁一些订购货物的书证,这给侦查人员带来不小阻力。今年6月底,侦查员得知公司的掌控者王某将从美国回境内,海关缉私人员觉得,收网的最好时机到了。 6月24日,在蓬莱国际机场,王某一下飞机就被蹲守的缉私警察抓获,与此同时,海关缉私部门在山东、福建、广西、沈阳等地对其他涉案人员展开同步抓捕,通过查证的相关账册和书证证实,这个以境外采购、绕关走私、境内销售的专业走私团伙近两年来共走私帝王蟹等高档海鲜5000余吨,案值高达2.3亿元。 部分走私海鲜产自日本福岛海域 海关缉私人员发现,这些海鲜绕道越南,不仅为了逃避国家税款,还逃避了检验检疫,因为这其中部分高档海鲜产自日本福岛附近海域。 自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日本福岛附近海域所产海鲜受到核辐射的污染,几乎所有国家都禁止进口产自该地区的海鲜,连当地民众都不食用这些海鲜,使福岛附近海域的高档海鲜价格跌入谷底。 专业人士介绍,2011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44号公告,禁止进口日本核泄漏地区福岛县、群马县、栃木县等12个县进口的食品、食用农产品和饲料。
新闻链接 所有种类进口食品几乎都有不达标情况 青岛海关及时斩断走私链条,阻止了这些问题海鲜继续侵害我国百姓的餐桌安全。而今年以来,我国海关持续开展“国门利剑2016”行动,对包括冻水产品、冻肉以及大米、玉米在内的5大类走私犯罪,都实施了重点打击。 无独有偶,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十二五”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白皮书显示,去年,我国食品进出口额已分别达到1159.2亿美元和706.8亿美元。监管结果同时显示,几乎所有种类的进口食品,均有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情况。 《白皮书》显示,“十二五”期间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出的不合格食品来自109个国家(地区),其中超七成来自欧盟、台湾地区、东盟和美国。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林伟介绍,“十二五”期间,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一共是6.8万吨,1.5亿美金。这些不合格产品涉及几乎所有的食品品种,其中一半是糕点饼干、饮料、粮谷及制品和乳制品。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微生物污染、品质不合格、食品添加剂不合格等。 本报综合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