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潍坊人文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城事
 
标题导航
上任首日麻烦事一大堆
2016年08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任首日麻烦事一大堆
  蒋介石日记中,关于出城巡视和发布命令的记载。
  许济



  蒋介石上任参谋长第一天马上进入角色。小蒋居潍半个多月,任参谋长之职仅13天。记录这13天经历的《参谋长日记》,现存于台北有关档案馆内。日记用毛笔书于十行红印信笺纸上,为目前发现最早详细记写其事的蒋介石日记。
29岁的小蒋 手下有七名参谋
  蒋介石领导的东北军参谋处,有7名参谋:吴藻华、王柏龄、巴泽宪、韩景琦、周君鲁、许济、徐振中。蒋参谋长的这些属下,有的年龄长他不少,资历也比他深。
  资历最深、年龄最大的当属巴泽宪。巴泽宪为江苏仪征人,尽管生年不详,但从其履历可大体推断出他的年龄。
  据有关资料记载,巴泽宪15岁应童子试失利,投笔从戎,考入安徽练军武备学堂。毕业后任南洋第三十三标军官,为早期同盟会员。1911年,巴泽宪参加广州起义,失败后与黄兴等避至香港,又转赴南洋,在泗水埠办报纸,积极倡导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巴泽宪闻讯回国,参加上海战斗,后任沪军司令部军需长。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巴泽宪任总统府顾问、留守府参议、江苏都督府军需课长等职。“二次革命”期间,巴泽宪担任兵站总监。由此分析,他的年龄当在40岁左右。
  吴藻华时年36岁,比蒋介石大7岁。吴藻华系江苏宜兴人,21岁由江苏省督府官费保送日本留学,先入日本陆军振武学校完成预备学业,继到日本陆军联队步兵大队实习,后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7年,吴藻华毕业回国,任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战术教官,后返江苏参加辛亥革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吴藻华所在部队改编为中央陆军,被任命为陆军第三师第六旅第十一团团长。“二次革命”失败后,吴藻华潜往日本,参加中华革命党;1914年回国,任中华革命党江苏支部长、江南革命军司令长官、江苏革命军司令长官部参谋长等职。
  许济与蒋介石同龄,是代理总司令许崇智的弟弟。许济原名许崇济,祖籍广东番禺,生于济南。许济早年入南京弁目养成所学习,毕业后任清军第九镇骑兵见习官。武昌起义爆发,许济参加了攻打南京的战斗。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许济任首都西南区骑兵队长,后调任陆军第一师一旅三团三营营副。1914年,许济经哥哥许崇智介绍,加入了中华革命党。
  在这7名参谋中,还有一位是蒋介石的老同学——王柏龄。王柏龄系江苏江都人,时年27岁,比蒋介石小2岁。1906年,17岁的王柏龄加入同盟会,第二年被保送到保定陆军速成学堂,与蒋介石成为同学。1908年春,王柏龄与蒋介石考取留日官费生,就读于日本振武学校。辛亥革命爆发后,王柏龄返回国内,参加了光复沪宁之役。“二次革命”失败,王再赴日本,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1916年回国参加东北军。
  韩景琦、周君鲁、徐振中三人,没有查到他们的生平资料。
兵士不守纪 南流附近抢东西
  “接北京曲同丰及总统府秘书来电各一件。”——这是7月31日蒋介石正式履任参谋长之职日记的开篇。
  这年40岁的曲同丰受北洋政府委派,以“会办山东军务”身份来山东,协调山东政府军与讨袁军队之间关系,办理民军(当时对讨袁军队的统称)改编等善后事宜。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曲同丰被孙中山委任为北洋招抚使,圆满解决了苏北、山东两地官军、民军冲突问题;曲同丰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四载,声誉颇佳;讨袁护国战争爆发,他离校密赴反袁前线。曲同丰既属反袁阵线,又是山东(福山)人,由他办理山东民军善后,对东北军来说当是利好消息。
  曲同丰7月29日晚到达济南,即与山东督军张怀芝、省长孙发绪议商收束军事、改编民军办法。东北军总司令部所接曲同丰与总统府秘书的两封电文,蒋介石没有记写其内容。据当时情况分析,肯定与东北军的改编有关。
  蒋介石这天的日记还记道:“接日本守备队电话,因有本军在南流站铁道附近,与敌军对阵,该处果有本军队伍否,要求查复。”“本军”,指东北军;“日本守备队”,为日军驻潍县的守备部队。
  1914年一战爆发后,日本乘机出兵山东,击败侵驻青岛德军,霸占了青岛及胶济铁路。
  此时,担任胶济铁路守备的为日军步兵第八旅团。其中第十联队第三大队负责青岛至岞山段,第四十联队第二大队负责黄旗堡至湖田(今属淄博)段,第四十联队第三大队负责张店至济南段。第八旅团司令部及第四十联队司令部驻坊子,第十联队司令部驻高密。
  日军潍县守备队系第四十联队的一个大队,辖两个中队,营房在潍县车站北侧,大队长为中井少佐。
  讨袁军事行动结束,东北军等待改编期间,张怀芝屡派军队扰袭,制造事端,企图以武力收编。孙中山一再要求东北军将士以大局为重,隐忍对待,力避冲突,以免贻人口实。蒋介石让手下询查,确定此处驻扎军队系东北军第一师第二旅所属孟九浩部。
  稍后,司令部又接济南来函,反映东北军士兵“在南流附近各村庄抢劫焚掠”。蒋介石判断,肯定又是孟九浩部所为。
  蒋介石未敢轻视,立即令第一师师长朱霁青查办。至于查办结果如何,蒋介石此后几天的日记没有记载。
冒暑夜查城防 参谋长挺尽职
  7月31日下午6时许,东北军总司令部又接日军潍县守备队电话,通告晚上有该守备队组织夜间训练,训练区域在潍县城南城墙附近,请东北军总司令通知各团、队,“不致彼此误会”。
  当晚,蒋介石担心发生意外,带卫兵出南门,沿城墙一带向东巡察。
  这天是农历七月初二,大暑后的第八天。天气溽热,难见凉风;新月如镰,繁星满天。蒋介石过白浪河,至东关操场附近察看,后经庆成门过白浪河返回,汗水湿透军衣。视察完毕,回到总司令部时,已是深夜11时。
  翌日晨,蒋介石照例早早起床,用井水抹一把脸,然后伏案秉书,记写昨天的日记。除前述内容外,蒋介石7月31日的日记还记道:
  “今日所发命令如左:一、总司令部各处,每日须派一员值日。二、总司令部每日办公时间。三、催送各师、旅花名册。”
  “今日所见,拟改正之件如左:一、见各处卫兵口号不明;以后对答者,须唱当晚口号。二、见各处外表名称,仍有未照改编名称张贴者,须限期一律改换。三、枪匠须赶紧雇用,废枪迅即处理。四、测绘人员须整顿。五、卫兵勤备细则须修订。”
  总司令部各处没有值班人员,办公时间也不确定,卫兵不知当天的口号,枪械坏了无人修理……由蒋参谋长上任首日发现问题、所发命令,可见东北军整编初期之不正规及管理之乱。
  7月31日这天,蒋介石还接待了日本众议院议员伊东知也。
  伊东知也生于1873年,时年43岁,为头山满等组织的黑龙会骨干成员之一。辛亥革命前,黑龙会一度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合作,参与推翻清朝政府的革命活动。1911年10月下旬,伊东知也等日本人赴上海、汉口和武昌,支援革命派。孙中山在日本期间,伊东知也积极支持孙中山讨袁的“三次革命”。
  身为日本议员的伊东知也,此行是赶往东北犒赏巴布扎布,并部署日军撤退事宜。此前,巴布扎布率蒙古骑兵开向南满,欲扶立大清,分裂中国,得到日军支持。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