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潍坊人文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城事
 
标题导航
管理无序整顿极其困难
2016年08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管理无序整顿极其困难
  8月10日,蒋介石关于军队整顿的日记(局部)。
  陈中孚在潍留影。



  任参谋长期间,蒋介石几乎每天都在日记中记下他所发现、应当改正的问题,总计38条,操练、学习、卫生、后勤诸事项,无一不涉及。但东北军存在问题积重难返,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尽管命令下了不少,却没有收到多大效果。
面对无序状态 从制度机制入手
  8月3日,准备赴京的东北军总司令居正由济南来电,再次嘱咐:“以竭力整顿军队为首要。”
  蒋介石对整军重任,不可谓不尽心。通过下部队视察以及平时所见所闻所思,他提出了一系列需整改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弥补制度缺失。
  蒋履职第一天,就发现总司令部缺乏规矩。偌大一个总司令部,连办公时间都不明确,值日制度也没有。他当日即下令,规定每日办公时间,8个处、局、课每天须派一人值日。
  几天后,蒋介石又作出决定,统一司令部直属部队及第一师各团、队起居和教练时间;在总司令部增设一名总值日员,由参谋处、副官处等处长轮流担任;师司令部以及各独立机关,每天派值日员定时到总司令部副官处报告情况、接传命令。
  8月5日,蒋介石决定总司令部实行出入核查制度,“发出入证为凭”;带出物品时,“持出证为凭”。
  8月6日,蒋介石发现潍县城门上旗帜太旧,且无升挂和降收规程,决定整顿:“城门上五色旗,须换新旗,每晚由守门卫兵收下,每朝竖立。”
  需说明的是,1914年中华革命党在日本成立时,孙中山确定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国旗。因云南护国起义军打的是五色旗,为避免引起讨袁军队间的误会和猜疑,孙中山令中华革命军各部改用五色旗。
  8月10日前,蒋介石部署修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譬如,卫兵勤备细则,征兵体格、年龄等规条,各师医官及卫生规条,请假规则,等等。
  对总司令部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缺失等问题,蒋介石随时发现,随时整改、补缺。
7月31日,蒋介石要求,总司令部的护兵及勤杂人员,必须认真裁减。
  8月2日,蒋介石提出:“一、军械局须整顿;二、副官处外宾及属员,拟选择;三、军队卫生宜注意;四、红十字会医院开支太大,院址当迁入城内,且须与该会另订规章;五、城外通讯处可撤销。”
  8月3日,蒋介石指令:“总司令部应添侦探员数名,以便临时派遣,参谋处当设谍报一科”;“警卫骑兵、步兵队,当改为卫队步兵、卫队骑兵为是”。
  8月4日,蒋介石记道:“今日所见,拟改正之件:总司令部卫兵,当设号长及号兵若干。”
  8月7日,蒋介石又记:“今日所见,拟实施之件:总司令部拟设军医科,且须委军医科长;各师、团、队亦宜设军医,以资整顿卫生。”
  制度有了,机构健全了,尚须督导落实。
  8月4日,蒋介石令参谋处下发通报:“致第一师长,查报各团、队起居,日课时间”。8月6日,蒋介石要求,“总司令部卫兵,每日须由副官处值日员点名检查”。
严军纪抓训练 细致入微不放松
  令蒋介石最头疼的,是士兵素质差,军纪涣散。蒋介石来潍后,对官兵不守纪律、骚扰地方之事,已有所闻。在他来潍的前几天,驻岞山附近的东北军部分兵士“恣意杀戮”。据《申报》报道,其军官“经潍县革命军本部调回枪毙”,“部下约六百人即行解散”。
  前面提到,蒋介石履任第一天就接到济南来函,反映东北军士兵在南流附近村庄抢劫焚掠。经了解,确定这些士兵为第一师第二旅所部。8月5日午后,蒋介石“令赵旅长调查南流孟九浩焚掠之案”。第二旅旅长赵中玉查案情况如何,再无记载。
  这天,蒋介石发现一些士兵在路边商铺随意聊天,行路时与商民出现擦碰,动辄恐吓叫骂,在日记中写下“拟改正之件”:“兵卒不得身着军服在各铺户坐谈,及行路时不得向商民恫吓敲骂,总司令当下令痛诫。”
  刚入城时,东北军总司令部就颁布了《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军律》,其中包括强买强卖者禁锢、私入良民家宅者禁锢等,但对于情节较轻的无明确处罚规定。因无规可依,蒋介石建议由总司令下令痛诫。
  在东北军中,管理粗暴、任意动用刑罚的现象甚为普遍。为此,蒋介石8月11日写道:“士兵有过,不准罚跪,以保军人体面。”
  关于部队装备,蒋介石极为注意。他要求“骑兵须用皮鞋、皮带及裹腿”,并令经理局调办;他发现第一师兵士大多没有外扎皮腰带,提出参照第二师式样,“腰间添束带一条,代作皮带之用”。
  东北军枪支来源复杂,有些是入队者自带的,有的是分批从不同途径购买的,有的是从民间收缴的,七长八短,五花八门。蒋介石要求“各师、旅所有各式枪械,分别种类,每连当用同式枪械为是。其有不足一连之数者,则每排同式亦可;如仅有数支者,当由军械科收回存储。以免参差不齐,及战斗时补充子弹之复杂”。
  对士兵训练,蒋介石更是上心,要求“各师、旅操法,当照民国二年之操典施行”;“各团、队起居教练时间,须归一律”;“目兵教科书须另外编辑,择其紧要简单者,俾得速成”;专门制定新兵训练计划,印发新兵教练顺序表,“各目兵须令其熟练本师、旅、团、营、连名号及其官长姓名”。
下大气力整顿 不料处处碰壁
  蒋介石雷厉风行,一天数道命令,却遇到了肠梗阻。一些在东北“胡子”堆里摸爬滚打十几年的将领,根本不买小蒋参谋长的账;散漫惯了的民团、“胡匪”,受不了这些条条框框的约束;那些刚从庄稼地里进军营的“泥腿子”,更是难以适应。
  8月10日,蒋参谋长实施整军的第11天,在日记中大发感慨:
  “本军基础未定,整顿需时,如能上下一致,努力改正,则事尚非难也。”
  “军队名册未报,则实员之数难知,饷项无度,其难一也。”
  “装备之数不清,则种式难分,战斗力难知,一旦有事,计划难定。”
  “以上诸件,为着手整顿之第一要件,而乃再三催报,期限早过,终未实行,甚为焦急,岂所发命令有不当欤?自歉何似!”
  早在一周前,蒋介石就下令:各团、队所有军械军装,限日呈报;催军械科造表册;催经理局造表册。可是,这些材料却一直报不上来。
  8月11日,蒋介石针对因粮局支出混乱问题,提出改正措施:“因粮局不得自由支出,及征发各款当报告总司令交付经理局;所有支出,非过总司令之印,不准该局先付,则军费方能统一。”
  8月12日,蒋介石到经理局,摸清了部队后勤供应的底子:“食米只足二日之用,秋衣尚未定制,被毯亦未购备,款项缺乏,每日无数百元之存储。”
  因粮局局长陈中孚,时年34岁,身兼副官处副官长、因粮局局长两职,资历不比许崇智浅多少。因粮局收支,居正赴京前没有理顺,现在要由代总司令许崇智把关,阻力不小。
  43岁的经理局局长周道万,在东北军属于老同志,资历同样不浅。但是,一个县城拥进8000人的队伍,当地负担沉重,部队给养的确困难。
  整军措施落不到实处,眼前困境难以摆脱,加之人事倾轧,蒋介石留下“收支机关不能统一,代理总司令无权支配;整顿无术,号令不行,奈之何哉”之叹,离开潍县。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