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速读潍坊·广角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关注
 
标题导航
升降地桩蹭伤老人脚
生活费凑齐李臣山顺利入学
2016年09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升降地桩蹭伤老人脚



位于东风东街东方路口,交警部门将在一周内回复
  9月5日,家住高新区世嘉名苑小区的陈先生反映,一个月前的一天中午,他骑电动车行经东风东街与东方路交叉口东南角时,不慎撞上了非机动车道上的路桩,右脚踝骨折卧床一月。“非机动车道那么窄,为啥还要设路桩?”陈先生决心讨个说法。当天,他向高新区交警部门反映了情况,工作人员表示将在一个星期内给予回复。
  现场
三处地桩设路边

  9月5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位于城区东风东街与东方路交叉口的阳光大厦门前,见到了陈先生。陈先生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他撩起了右腿的裤脚,记者看到,脚踝处仍然红肿,脚面也有肿胀的痕迹,膝盖上有一大块结痂。“膝盖已经消肿了,原来肿得像馒头一样。”陈先生说。
  陈先生指着阳光大厦北侧非机动车道上的一处铁片说,他是撞上了这里的地桩受的伤。记者观察发现,此处铁片为边长约20厘米的正方形,中间有一根直径十几厘米的圆柱,用脚踩上去还会上下活动,铁片上还有钥匙孔。“当时这个地桩是升起来的,铁柱高出地面半米,今天却不见了。”陈先生说,他询问在附近执勤的交警得知,此处的地桩是可升降的。
  记者在现场观察发现,像这样的升降地桩,这一路段的非机动车道上共有三处,相隔约20米呈一字型排开。据陈先生介绍,撞伤他右腿的是最东侧的可升降地桩。
讲述
撞伤右腿躺一月

  陈先生告诉记者,8月1日中午12时许,他骑电动车带着孩子行至此处,当时下着雨且正值下班高峰时段,行人较多,他只顾着避让行人并未注意到地面上升起的地桩。“我骑着电动车右腿撞到了升起的地桩上,当时觉得很疼,但并未太在意。”陈先生说,当时的撞击力度不小,电动车的右侧踏板因撞击出现了破损,担心孩子被雨淋着,所以当时没有报警。
  “回家后,我发现右腿多个部位肿了起来,疼痛难忍,赶紧到医院进行检查。”陈先生表示,经检查他的右脚踝处出现了骨折,并伴有多处软组织损伤。“回家后就起不来了,卧床休养了一个月,这两天才可以下地活动。”陈先生说。
  “事情过去这么久了,家人都劝我自认倒霉,但是我认为此处设置地桩不合理。”陈先生说,此处的非机动车道本就不宽,为啥还要设置地桩,他始终想不明白,决定向相关部门讨个说法。
部门
一周内给予回复

  当天,陈先生将情况反映给了高新区交警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此处的升降地桩是他们设置的,目的是防止车辆在非机动车道上乱停乱放,通常白天升起晚上落下,上面有荧光标志提醒市民绕行。对于陈先生的遭遇,该工作人员表示,会向相关部门反映,对于陈先生的疑问,将在一周内由专业人员进行解释。
  “我不打算追究谁的责任,就是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对此处的地桩进行整改。”陈先生表示。
  在此,陈先生提醒市民,从这里走要多加注意。
   文/图 本报记者 张身率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