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医保监管系统本地化应用成效显著 |
开药有异常马上提醒 |
|
|
本报讯 9月12日、13日,全省医保监管信息系统推进会议在我市举行。我市人社部门向全省各地与会人员介绍了医保监管系统在我市的本地化应用情况,并到市中医院进行实地观摩。 在市中医院智能审核系统“事前提醒,事中警示”程序操作中,每位医生给医保病人开出的用药、剂量及部分限定条件使用的要求等用药内容都会在系统中显示,一旦医生开的药不合规定或超出规定剂量,系统就会在事前提醒中对异常进行提醒。该系统还具有事中监督的功能,医保办工作人员通过智能审核系统实时监控医保病人住院期间的异常情况,并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及时纠正临床违规行为。 目前,“事前提醒、事中预警、事后追责”监管模式,已取得初步成效。先行上线运行的3家试点医院,监管信息系统平均每天上传住院费用明细30余万条,上传医嘱信息近10万条,上传病案首页信息近400条。系统审核的准确性有了较大提高,审核出的违规信息占异常信息总量的比例由5月份的6%,提高到了8月份的52%;违规费用占异常费用总量的比例由3%提高到了18%,对部分药品、治疗等的审核准确率达到了100%。对确认违规的信息,按医保医师管理制度对责任医师进行追责处理。今年以来,全市共对5家定点医疗机构的10名违规医保医师作出了扣减年度积分的处理,其中2名医保医师因年度积分扣减完毕,被给予暂停医保医师处方权一年的处罚。 “事前提醒、事中预警程序能实时帮助医保医师掌握、了解用药、检查、治疗等的规范和规则,避免医保医师因对政策不了解、不熟悉而导致被扣费情况的发生。智能审核系统应用后,审核效率由原来的月审提高到现在的日审,在费用上传次日即可进行审核,在病历归档当日即可查阅,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审核。”市社保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仅8月份,5家试点医院的避光输液器、留置针、血清胱抑素3个项目的统筹支付额度就比7月份减少了117万元。(记者 窦圆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