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10月13日中午,诺贝尔奖评委会在瑞典学院宣布,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美国唱作人、民谣歌手、诗人鲍勃·迪伦。喜悦的同时要替一个人心疼10秒钟——自2009年以来连续八年被视为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看来陪跑的路还要继续,加油!来年看好你。 以歌手身份行走江湖,你能想到的大奖他都拿过 鲍勃·迪伦身兼多重身份,包括歌手、作曲家、作词家、小说家、剧作家、演员等。资料显示,鲍勃·迪伦于1941年5月24日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青少年时期,他就组建了乐队,尤其对民谣产生兴趣,同时也受到很多早期作家和现代诗歌的影响。 1961年,迪伦搬到了纽约,开始在一些咖啡厅和俱乐部表演,并签约了唱片公司。1962年,他推出首张专辑《鲍勃·迪伦》。随后数十年里,他继续推出了多张专辑,包含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例如代表作《答案在风中飘》《时代在变》等。鲍勃·迪伦创造了唱片销量神话,他的音乐作品中,涉及很多社会性话题,包括人类、宗教、爱等,这些歌词持续被印刷和出版,而这些歌词也被认为是鲍勃·迪伦的重要贡献之一,对现代流行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对美国文化甚至整个世界的文化界都做出了贡献。 鲍勃·迪伦非常多才多艺,同时还拥有剧作家、画家以及演员等身份。1971年鲍勃·迪伦出版了一本超现实主义的小说《塔兰图拉》,参演过影片《帕特·加勒特和比利小子》。2004年10月,他出版了一本自传,书中主要记述了他的童年生活和早期在纽约的奋斗经历。 鲍勃·迪伦还曾得到过包括普利策奖、格莱美、金球奖和奥斯卡金像奖在内的各种大项。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认为:“鲍勃·迪伦在美式歌谣的传统下,创造了全新的诗意的表达。”诺贝尔委员会常任秘书萨拉·达尼乌斯说,75岁的迪伦是“英语文学传统中的伟大诗人”,她甚至将迪伦的作品与古希腊两位诗人荷马和萨福相提并论,可见对鲍勃·迪伦的喜爱非同一般。
文学造诣不比音乐差,收获诺奖只是时间问题 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设立以来,有100多位著名作家获奖。今年开奖前,有不少网友都对获奖名单进行了预测,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都呼声颇高,但鲍勃·迪伦却几乎未出现在任何获奖名单中。获奖名单一出,不少人惊呼诺奖真能玩“跨界”。 鲍勃·迪伦作为音乐家能获得诺贝尔奖的提名本就让公众颇为诧异,此番获奖更让人惊叹。1997年,鲍勃·迪伦第一次被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英语与美术教授戈登·鲍尔代表竞选委员会正式提名诺贝尔文学奖,此后的1998年到2002年间,鲍勃·迪伦每年都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当时的提名信是这么写的:“虽然迪伦作为一个音乐家而闻名,但如果忽略了他在文学上非凡的成就,那么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事实上,音乐和诗是联系着的,迪伦先生的作品异常重要地帮助我们恢复了这至关重要的联系。” 也就是说,在提名者和资深粉丝眼中,鲍勃·迪伦不仅是名歌手,更因其歌词中所具备的诗歌韵律和质感,使其成为一位出色的民谣诗人。迪伦曾出版过他的歌词合集《歌词:1962-2001》,口碑良好。就连他的自传《像一块滚石:鲍勃·迪伦回忆录(第一卷)》也曾被评为《纽约时报》年度十佳图书,这样一说,不拿诺奖好像还真不对。 不管有无争议,还是来欣赏一下这位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吧,地方有限,就节选一段吧。 我逝去的岁月 激情的火焰缠绕著我的耳朵 义无反顾地踩踏过重重陷阱 烈火在灼热的道路上阻我前行 心中的意念如同地图般引领著我 “我们马上就会在边缘相遇”,我说。 眉宇间满是骄傲与自豪 啊,昔日我曾苍老 而今却风华正茂 …… 忽然间挺心疼村上春树的,不过听说他也是鲍勃·迪伦的粉丝,有些释然。又或者,他也已经习惯当陪衬了。 本报综合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