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1月3日夜间,一则“西安市实施机动车限行管理”的消息在网络流传。消息称4日起将在全市实行重污染天气机动车禁、限行管理,4日当天,车牌尾号为4和9的机动车将限制上路。对此,有的市民压根儿没有看到该消息,有的以为如此紧急的限行纯属谣言。不料,11月4日上午西安市交管部门果然设点查车,这让大家措手不及。(11月5日《新京报》)
 
 为治霾而实行限行,并非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西安却要在夜间公布,难道这样的规定里有鬼吗?
 限制机动车通行涉及公民财产权的行使,应当慎重,由地方根据具体情况在其权限范围内规定,限行措施应该提前一日进行发布。而对于“提前1日”的规定,西安市交管部门竟表示,“提前1日”并没有说是多少小时,他们已经赶在4日前发布了。
 虽然听上去合法合规,但仔细想来,却像是强词夺理。对于很多市民而言,晚上10时上床睡觉是很正常的事情,次日一早就得匆匆出门,哪有时间关注这条限行通告?限行通告发布不到两个小时就执行,着实让人没有一点点防备。
 细读这份通告,有不少“可疑”之处。首先,按照限行当日公历日期的尾号所对应的数字组合进行限行,且周末不限行,这是否会导致不同尾号车辆限行天数不均衡?既然周末不限行,若每周5天每天限行两个号,岂不是更加公平、更加简明?
 其次,对于违反限行规定的车辆该如何处罚,通告中根本没有提及。没有处罚规定的限行,就像是没牙的老虎,震慑力大打折扣。
 限行搞突然袭击,还留下不少漏洞,当地如此行色匆匆,很难让人相信这是经过仔细论证、缜密设计后所出台的政策,倒像是拍脑门式的即兴决策。
 “此次限行是西安首次因重污染天气启动的应急响应措施”,说明西安市虽然出台了相关应急预案,却只是停留在文件上,相关部门之间缺乏组织协调,也没有做过演练,准备工作不够充足,才会出现临时抱佛脚的情况,上演一出“半夜鸡叫”的闹剧。
 “半夜鸡叫”发限行通告,说白了还是官本位主义,重管理轻服务。倘若雾霾突如其来,来不及提前几天发布限行通告,那么就应该设置一个缓冲期,将限行变为“劝导”,给市民一个逐渐了解限行政策的过程,而不是在很多市民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强制性查车。
 总之,对某些地方而言,限行或许确属必要,但跟限行一样重要的,是“限”住任性而为的冲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