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泥巴是很多人小时候经常玩的游戏,自娱自乐的同时,承载着儿时的梦想与期望,但是,对如今多数的城市孩子来说,玩泥巴就很陌生了。11月6日,潍坊晚报·安丘新闻小记者们就来到永芹泥塑馆享受了一番玩泥巴的乐趣,一团团毫不起眼的泥土在小记者的手中大变身,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憨态可掬的小动物。 A 参观泥塑跃跃欲试 11月6日早上,潍坊晚报·安丘新闻小记者们相约来到博雅艺术城的中联青少年宫参观学习,各式乐器、各样童话故事书让小记者们连连欢呼。 随后,小记者们一起来到了位于商场路与四马路交叉口的永芹泥塑馆参观泥塑作品、学习泥塑技艺。 “泥塑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也就是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王永芹一边向小记者展示她的泥塑作品一边介绍泥塑的制作技巧。 课堂上,王永芹拿出看家本领做示范,一团泥坯经几番捏揉,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便成形了。“你们做的这些东西拿回家后放在阴凉的地方自然风干就可以了,千万不要放在太阳底下晒。”王永芹细心地嘱咐小记者们。 看着可爱的小动物们,小记者们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团团小泥巴在孩子们手上也活了起来——活泼可爱的小鸟、独具特色的笔筒等。 B 看着简单做着难 小鸟、黄牛、笔筒等等,小记者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努力、认真地揉捏手中的泥团。 虽然手上全是泥巴,但是小记者们都很开心。“原来做泥塑这么有意思,既动脑又动手,玩得真高兴。”小记者刘宇林说,这是自己第一次玩泥巴做泥塑,非常有意思。 “小鸟的翅膀太难做了。”小记者王楷文指着已经开裂的小鸟翅膀苦恼地说,别的小记者做的小鸟都只有一个圆脑袋,而他做的是一只特立独行的小鸟,小鸟的脑袋上还有几根羽毛。他觉得学习泥塑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想象力,还可以让他们养成持之以恒、不怕失败的精神。“这只小鸟看着很简单,但做起来真的很不容易,小鸟的脑袋总是‘分家’,翅膀也是返工了4次才做好,太不容易了。”看着手中的小鸟泥塑,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泥塑课上,小记者们纷纷表示在制作泥塑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了创作的快乐,还可以学到平时在课堂学不到的知识,一举两得。 C 玩中学 学中做 王永芹穿梭在小记者们的中间,认真解答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一点也不厌烦,她认为,对孩子们来说,玩泥巴是最惬意不过的游戏,孩子可能对陶艺懂得很少,但那种对原始材料处理得天独厚的能力,溢出心灵的想象以及游戏似的创作是无人能及的。 “这样的活动太棒了。”王奉玲是小记者刘宇林的妈妈,她认为这样的活动寓教于乐,非常不错,既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还可以增加他们的见闻,提升孩子的观察能力,以免以后写作文的时候没有素材。 文/图 本报记者 刘国敏 实习生 曹凯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