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孙中山先生与潍坊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双11来了
 
标题导航
兴兵讨袁,曾拟赴潍县指挥
2016年11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兴兵讨袁,曾拟赴潍县指挥
  居正(坐者第二排右二)与东北军部分将领在潍留影。
  中华革命党发行的债券。



  1915年夏末,中华革命军在东京成立,孙中山为大元帅。中华革命军拟组建东北军、西北军、东南军、西南军4个军。东北军大本营设于青岛,计划攻占潍县作为基地,再取济南、直捣北京。孙中山对担负直捣黄龙重任的东北军极为关注。
如果第五师起义 当亲赴潍县指挥
  立足潍县,取济南,攻北京——在孙中山的计划中,东北军作为中华革命军四支劲旅中最重要的一支,将承担直捣黄龙的重任。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公然称帝,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起义,孙中山加快了国内起义部署。
  1916年3月初,东北军总司令居正赴大连,转青岛,筹备举义。孙中山在日本多方协调,募集资金,购买武器,发往国内。3月下旬,居正得到情报,驻潍县的北洋陆军第五师师长张树元对袁世凯称帝表露出不满。
  张树元(1879—1934)字少卿,山东无棣人。张树元早年曾入陆军德文学堂读书,未毕业即留学日本,入读日本士官学校炮兵科。回国后先后任北洋陆军第五镇炮兵标标统(相当于团长)、第十协协统(相当于旅长)、第五师师长。
  鉴于山东半岛“风声日紧”,一个月之前,山东督军、泰武将军靳云鹏命张树元将第五师司令部移驻潍县,加强东部地区防务。
  居正发电日本东京,向孙中山报告了第五师及张树元的情况。3月29日,居正收到复电:“五师果有自动之意,宜速派人往联络,如彼能纯归本部范围,可许以事后赏主动者百万,及全师加双饷至终身。如有谐,文当亲来指挥。如何?速复。备为营款械地步,荷物定妥,再报。开办费需多少?”
  孙中山来电有三点指示:其一,第五师如果有反正之意,须尽快派人前往联络;其二,谈判时,可以承诺给张树元或起义的其他将领赏金百万,全师官兵以后一直发放两份饷银;其三,一旦谈判成功,自己将回国赴潍县亲自指挥。
  孙中山给起义投诚者开出的赏价确实不菲。当年清廷悬赏孙中山的最高价是20万两银,袁世凯悬赏追杀孙中山的价码是10万大洋。几天前,居正为了1万元发电廖仲恺催问:“汇来一万元。惟未详何时汇,由某银行,想该款仍未汇耳。”廖仲恺托人买了5挺机关枪、5万发子弹,价格接近1万元。
  军费如此紧张,却承诺给如此高的赏金,可见孙中山对这支队伍需要之迫切。东北军号称“军”,实为白手起家,此时在青岛聚集的各方队伍不过几百人,如张树元驻潍的两千人马拉过来,可谓事半功倍。
山东局势不明朗 赴鲁计划暂取消
  接到孙中山回电,居正立即派员赴潍县联络。与张树元联系的具体过程不见记载,但最终并未成功。
  袁世凯3月22日被迫宣布取消帝制后,仍居大总统位,国内反袁力量依然坚持斗争。4月27日,孙中山从日本回到上海,继续指挥中华革命军的讨袁军事行动。
  5月4日,居正率部进攻潍县;5月8日,东北军一部攻下安邱县城。居正随即发电上海向孙中山报捷:“我军本日午前四时占领安邱,潍县不日可望开城。”
  东北军连日围攻潍县城,在潍县绅商的斡旋下,张树元终于答应议和。5月11日,居正向孙中山报告:“潍县绅商、知事、交涉使来我军前,开始谈判,已承认我要求条件。但对于张树元个人位置,尚未完全解决,约明天午后再商。”
  此间,居正一方面派暗袭队突袭济南,一方面散发檄文,劝告靳云鹏顺应潮流宣布山东独立。靳云鹏曾致电袁世凯劝其退位,这时思想有些动摇。5月11日,居正电请孙中山来潍:“靳云鹏恳派代表赴济磋商,先生早临,可望迅速解决。乞示。”
  “靳云鹏以地方不靖,办事棘手,心力交疲,屡次乞休,中央极力慰留。”5月17日,孙中山从《申报》上读到这则消息,更坚定了赴山东的决心。5月21日,他在给黄兴的电报中表示,“文决赴鲁”;5月24日在给一日本朋友函中写道:“文已决心亲赴山东,集结同志力量,全力以赴。”
  5月24日,张树元带第五师退出潍县城。5月25日,东北军第三支队率先进驻,居正随即发电上海报告,孙中山当即复电:“潍县得,甚慰。”同时告知,陆军学生王素等30人、肇和之役陆上决战队30余人,将陆续乘船到达青岛,他们志愿赴加入东北军,到潍后“即遣赴前敌”。
  靳云鹏摇摆不定,袁世凯为笼络他,匆忙于5月25日授予其勋二位。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为笼络人心,向“有功民国”的人物授勋,勋位分6等,一等为大勋位,其他为勋一位至勋五位。当时被授勋一位的有段祺瑞、冯国璋等,袁世凯授予靳云鹏勋二位,对他已是高看一眼。
  5月26日,东北军总司令部移驻潍县城,这里成为山东讨袁的大本营。孙中山赴鲁亲自指挥,肯定要来潍县。
  山东局势混沌不清,孙中山友人建议他取消山东之行。5月31日,孙中山发电潍县,告诉居正暂不赴鲁,济南得手后再启程。
前方财政吃紧 紧急调度军票
  中华革命军财政匮乏,各部队军费主要来源于募捐。孙中山回国后,依然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经费筹措中。
  6月3日,孙中山连发潍县两电。电一:“债券已电东速寄廿万,惟军票流弊无穷,不止鲁民受害,吾党丛怨,必累前途。胥行强迫公债及征发,便需军票,后当另制精者。”电二:“吴、薄托周转电文求助外交,军火已嘱周起云统一后立即订购,并派张继及京周来与□(原文字迹不清)及彼等谋之云云。周村告急,能援甚好。”
  第一封电报,为解决东北军财政问题而发。电文中所说债券是孙中山签署发行的中华革命军军需公债,军票指中华革命军的军用货币。债券已寄到,但军票可能印制出了问题,打算另行印制。第二封电报,为援助驻周村的山东护国军而发,电文颇难理解。“周起云”似为人名,与名“京周”者查无资料。该部原为东北军支队,攻占周村后脱离东北军,打起“护国军”旗号,与云南护国军相统一。“吴”“薄”指山东护国军都督吴大洲、总司令薄子明。两人致电孙中山求援,孙中山抛弃前嫌,给予支持。
  第二天,居正复电:“军票无论何种货样,勉速令东京派妥人送来,如迟则自印,否则难支。”券、票在日本印刷,运回国内需要时间。
  又隔了一天,居正再电:“债券何少,军票托词有弊,从不信任耶?许、张、周、邵乘何船来,盼复。”债券已寄到潍县,但可能不是孙中山前电中所说的20万元。债券不足额,军票又托词不发,东北军驻潍县、高密、安邱、昌乐、临朐、诸城等地上万将士等着吃饭。居正一时着急,向孙中山发起了牢骚。电文中所说“许、张、周、邵”指许崇智、张继、周道万、邵元冲。东北军入潍后,从千人左右发展到上万人,亟需军事、财政、后勤等诸方面人才。居正请求派员,孙中山对人选已有考虑。
  6月7日,孙中山电告居正,军票安排尽快寄出;6名士官生、9名军官生和60名青年华侨欲投东北军,可将他们编成卫军;日本飞行家尾崎行辉赴潍,商讨组建航空队。
  资料来源:《孙中山全集》《孙中山年谱长编》《孙中山在日活动密录》《孙文与日本史事编年》《辛亥革命在潍坊》等
  本期图片由刘愉提供(署名除外)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