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速读潍坊·城事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关注
 
标题导航
“助学圆梦”救助千余人
潍坊天气
市科技馆党支部成党建示范点
2016年11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助学圆梦”救助千余人
  《潍坊晚报》曾多次对“助学圆梦”活动进行报道,起到很好效果。



本报策划实施的志愿服务项目入围事迹展示
  11月14日,记者从市文明办获悉,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等部门主办的2016年宣传推选100个最美志愿者、100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100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100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活动进入事迹展示和群众投票阶段,我市的孙在前、潍坊日报社“助学圆梦”公益行等4个先进典型分别入围事迹展示。
我市四个先进典型入围事迹展,本报“助学圆梦”在列
  11月14日,记者从中国文明网了解到,来自我市舜玉社区义工公益服务中心的孙在前入选“最美志愿者”事迹展示,潍坊市高新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入选“最佳志愿服务组织”事迹展示,潍坊日报社“助学圆梦”公益行入选“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事迹展示,曹家巷社区入选“最美志愿服务社区”事迹展示。
  “助学圆梦”公益行是潍坊日报社策划组织实施的志愿服务项目,自2011年开始,主要是针对我市贫困家庭的大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宣传报道等方式,携手社会各界进行帮扶救助。活动开展五六年以来,潍坊日报社会同市文明办、教育、民政等多个部门和社会爱心人士、单位共帮扶救助大中小学生1000多人,救助资金物资近千万元。
  作为我市最具权威性的媒体,潍坊日报社多年来充分发挥媒体的公信力、引导力和向心力,坚持爱心助学,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帮扶救助寒门学子,传播影响数百万人,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凝聚力。如今“助学圆梦”公益行已经成为我市最具影响力的公益志愿品牌,获得了高度的认可和爱心人士的鼎力支持。
  据悉,此次事迹展示时间将持续至11月20日,市民可登录中国文明网、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央视网和“文明中国”客户端对这些先进事迹进行浏览,感受志愿服务精神,并为心中的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和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投票。
买饭盒买棉鞋,“助学圆梦”这几年送了那么多温暖
  为更精准地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潍坊日报社与爱心组织在全市范围内考察并确定了300名贫困学生,逐人建立档案,建立长效精准救助机制:每学期组织家庭走访,全部“一对一”帮扶,并按照小学生每年600元、初中生每年1000元、高中生每年1400元的标准进行长期资助。对高三学生,每人在高考前一个月再资助500元爱心营养金。对于被录取的大学生,帮助他们筹集学费和办理助学贷款等。
  2012年,记者得知一些贫困学生因离家较远,中午在校只能吃早上从家带来的饭菜。寒冬季节,饭菜冰冷难下咽。潍坊日报社立即策划组织给孩子们送保温饭盒活动。活动持续了近半年时间,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纷纷解囊,筹集资金近20万元,为临朐、青州等县市区的1万多名贫困学生购置了1万多套保温饭盒。
  2015年1月,记者到山区一学校采访时,看到很多孩子穿着露趾头的棉鞋,立即会同潍坊相关部门和公益组织进行爱心助学捐新鞋活动。短时间内,就为312名孩子每人筹集到一双价值100元的运动鞋,还募集到10多万元的助学金和10万元的年货。
  看到很多孩子因家境贫寒或遭遇不幸而自卑、敏感,但又渴望外面的世界。在物质帮扶的基础上,潍坊日报社从精神层面对孩子进行再帮助。2015年暑假,潍坊日报社策划组织了50名农村贫困孩子到潍坊开展夏令营活动,孩子们不但收到10多万元的爱心款,还有关于潍坊的美好记忆。2016年暑假,潍坊日报社联合爱心义工再次选了50名贫困家庭的孩子组织开展“红色北京行 共筑中国梦”红色爱国教育夏令营,带孩子们去首都看天安门。   本报记者 窦圆娜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