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岁的纪金霞在上下学期间义务疏导交通,受到学生和家长称赞 “小朋友,你好!戴上帽子,别冻着了……请到那边排队等待过马路。”从2014年开始,64岁的纪金霞就开始义务在高新双语学校附近的斑马线疏导交通,护送学生过马路,一站就是3年。纪金霞说,听到孩子们都亲切地喊她奶奶,她心里就会格外敞亮。 疏导交通忙出汗 28日早上7时许,在高新双语学校门前,陆续有家长来送孩子上学,路上的车辆逐渐多了起来。不少车辆停在校门口让孩子下车,这时,就会有一名穿着红马甲的老人走过来为孩子开车门,扶着孩子下车。“小朋友,你好!戴好帽子,别冻着了……”老人笑着说,如果发现有孩子没有戴帽子,她就赶紧把帽子给孩子戴上,然后让孩子们在路边排队等候。 这位老人叫纪金霞,今年64岁,在此站岗护学已经3年了,不管是什么天气,她每天都会准时来到这里。当天早上7时20分左右,前来送孩子的车辆增多,纪金霞手里拿着小红旗,不时地吹着口哨疏导交通。学生过斑马线时,她就挥舞着旗子,吹着口哨,让经过的车辆暂时停一停。 冬日的早晨特别寒冷,上班的市民都冻得打寒战,纪金霞却因为总在疏导交通忙出了一头汗。直到上午8时许学生们陆续进入校园后,她才骑着电动车悄悄离开。 每天站岗风雨无阻 记者了解到,每天在此护送孩子进校园的还有家长志愿者,但他们都是轮流站岗,只有纪金霞坚持每天站岗护学。 “前段时间有一天下大雨,天气很冷,我以为老人不会来了。可是当我开车来到学校门前时,发现这里有两个人在疏导交通,一位是交警,一位就是纪金霞老人。”学生家长王女士说,很多家长看到老人辛苦,纷纷自觉按秩序通行。 据了解,纪金霞的家在虞河路与樱前街交叉路口附近,距离高新双语学校有十多里路。为了按时护送孩子上学,她每天早上5时起床,简单吃完早饭后就骑着电动车来到学校门口,7时准时上岗。“如果遇到雨雪天气,路面状况不好的话,我就先骑着电动车到家附近的公交车站点,再乘55路公交车来学校。”纪金霞说,除了早上来站岗护学外,每天下午孩子放学的时候,她也会来疏导交通、护送孩子们放学。
只要身体好就坚持 纪金霞是高新区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也是一名义工。2014年,她跟志愿者们在金马路与东风东街交叉口处指挥交通,后来又来到高新双语学校门前护送孩子,这一干就是3年。“起初,家里人出于安全考虑,不支持我天天来,可是时间长了,他们也就不反对了。”纪金霞说。 每天在学校门前两个小时,而且还要不断穿梭在马路上疏导交通,这对一位六旬老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平日里,不少人劝纪金霞在家好好享受晚年生活,可她总是笑着说:“每天看着孩子们安全上学、放学,我心里就格外敞亮。学校大多数孩子都认识我,亲切地喊我奶奶,这让我心里很舒坦。”纪金霞说,护送这些孩子时间长了,要是有一天不来,就觉得放心不下。 说起当初参加志愿活动的初衷,纪金霞说,她最初在一个社办企业工作,后来又卖过服装、做过钢材生意,最初也赚了一笔,可后来赔了个血本无归。如今年龄大了,没有退休金,家里经济来源很少。“在我最困难的时候,街办给我办了低保,还提供了廉租房,我从心里感激,就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纪金霞说,除了每天护学,周末的时候她还参加其他的公益活动。 “只要身体和时间允许,我就多参加公益活动,我现在年纪也大,活一天就要干一天。”纪金霞说。 文/图 本报记者 邓永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