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悬赏寻狗 白丢200元 |
又有一些人遭遇网上骗局,警方提醒市民警惕 |
|
|
王先生的聊天记录。(截图) |
|

|
|
微信转账虽然方便,但是却存在不少骗局。近日,家住临朐县城的王先生向记者反映,前几日他的泰迪狗丢了,他在微信中悬赏500元找狗,后来被一人骗去了200元。而青州的王女士收到初中同学微信上请求转账200元的信息,并没有深入核实就转账,谁知同学说微信被盗号,没有向王女士借钱。对此,民警提醒,微信转账时一定要核实对方身份,以免被骗。 案例一 王先生寻找爱狗,对方收钱后翻脸不认账 12月初,家住临朐县城的王先生带着泰迪狗乐乐下楼遛弯时,不慎将其弄丢。王先生对乐乐有很深的感情,为了早点找到它,想来想去觉得现在网络发达,可以将寻狗的事发到微信上,说不定经过好友转发,就能找到自己的狗。为了多一点吸引力,王先生在微信中写道“悬赏500元找狗”。 信息发出没几天,一位自称刘先生的人添加王先生为好友,并表示狗就在他家地下室,要求王先生先给500元,他便会把狗送过去。 “我当时怕他是骗子,就要求他拍一张乐乐的照片给我,但是他说媳妇带着地下室的钥匙出门了,没法拍照,说我不相信的话就把狗拿到市场卖了。我考虑了一下便答应先转账200元,等见到了乐乐再给他剩下的300元。”王先生说。 随后,王先生通过微信给刘先生转账200元,并发送了自己的住址,要求刘先生尽快将乐乐送过来,或者他亲自上门去取。谁知,刘先生并不罢休,要求王先生继续转账300元,才肯将乐乐送还。 “这时候我觉得这个人的人品有问题,而且猜测乐乐不一定真的在他家地下室。”王先生说,他拒绝了刘先生的要求。 这时候刘先生突然说他家地下室的狗并不是王先生的,随后便拉黑了王先生。“我越想越生气,后来听说不止我一个人被这样骗过,提醒市民遇到类似的情况一定要注意。”王先生说。 案例二 同学在微信上借钱,次日说是“被盗号”了 12月6日,家住青州海岱小区的王女士,在微信上收到了初中同学陈女士发的一条信息。信息中陈女士称自己微信中没钱了,微信也没有绑定银行卡,临时需要200元钱,要求王女士先给她转账200元,等晚上回家后让老公转给她后再还给王女士。 为了保险起见,王女士便给陈女士发送了视频请求,想核实下身份。但是陈女士称孩子正在睡觉不方便说话,而且陈女士还说出了自己的小名,让王女士放心。 王女士想到如果是骗子,不会知道陈女士有一个不到一岁的孩子,也不会知道其小名,并且用的是陈女士的账号,应该没有问题,于是便转账200元。陈女士收钱后表示,会尽快还给王女士。 7日,王女士在微信上要求陈女士还那200元钱,而陈女士却表示自己从未跟王女士借过钱。随后,陈女士在微信中发声明:自己的微信号可能之前被盗号了,如果有借钱请求,请好友千万不要相信。 “我从未听说过微信号也能被盗号,如果真的是被盗了,骗子怎么会知道同学的小名呢。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只能自认倒霉。提醒市民遇到要求转账的情况,必须要打电话核实,以免像我这样白白被骗了200元。”王女士说。
民警提醒 微信上遇到转账情况,务必核实对方身份 对此,民警表示,像王先生、王女士遇到的情况,都是在网络上经常发生的。王先生与王女士可以选择报警,交给警方来处理。 此外,民警提醒市民,在微信上遇到一些对方要求转账的情况时,不管是陌生人还是熟人,都要核实好对方的身份。如果单纯相信对方发送的几条信息,那么就很有可能被骗。 民警同时表示,由于微信号一般都是自动绑定手机号,换个手机重新登录时也有相关提示,除非是丢了手机,微信号被他人使用,不然微信号一般不可能被盗号。 本报记者 常方方 ◎新闻链接 微信朋友圈里 这些活动需留心 在微信朋友圈里,帮宝宝投票、拼团购物等消息越来越多,这些看似优惠或献爱心的活动,有可能会悄悄地盗走你的信息和钱财。日前,警方归类总结出了朋友圈几大骗局,一起来看看,以防自己被骗。 性格测试:这是某个APP开发的营销测试,需要填写姓名和出生日期,用自己的微信登录,可能泄露隐私。类似的还有免费设计签名、测另一半长相、有多少人暗恋你、测测你的名字值多少钱等。 拼团买水果:这种拼单主要是为商家增加APP下载量和收集消费者信息,若不法分子掌握手机号、银行卡、身份证等个人信息,银行卡内的资金可能会被套取。 帮忙砍价:这类砍价链接都要求填写姓名、手机号码,甚至身份证号码。可能成为不法分子作案手段。 投票获奖:这类投票往往要求先关注账号或绑定手机,并提供家庭真实信息。一旦骗子掌握到用户重要信息,就会编造车祸、重病等圈套行骗。 转发领流量:这是广告公司用来筛选手机号的方法。以前都是一个个试,现在直接做个网页等着人分享,然后就可以发广告信息或打推销电话了。 据央视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