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7日,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美敦力(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敦力)因价格垄断行为被处以1.185亿元罚款。这成为截至目前我国查处的第一起医疗器械价格垄断案。 只在中国采取纵向价格垄断经销模式 美国美敦力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1996年,美敦力进入中国,提供包括心脏起搏器、胰岛素泵、心脏外科以及耳鼻喉器材在内的多种先进产品和疗法。 发改委称,美敦力与其交易相对人达成并实施心脏血管、恢复性疗法和糖尿病业务领域医疗器械产品价格垄断协议。经查明,至少自2014年起,美敦力通过经销协议、邮件通知、口头协商等方式,与其交易相对人达成垄断协议,限定相关医疗器械产品的转售价格、投标价格和到医院的最低销售价格,并通过制定下发各经销环节的产品价格表、内部考核、撤销经销商低价中标产品等措施,实施价格垄断协议。除此之外,美敦力还采取纵向限制销售对象和销售区域、限制经销竞争品牌产品等措施,进一步强化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实施效果。 为了确保经销商执行价格协议,美敦力通过全国各地的区域经理去督促经销商来执行它的销售价格,一旦发现有经销商低价销售,不仅要进行罚款,还会终止经销权。办案人员还发现,美敦力只在中国采取了这种纵向价格垄断的经销模式,在美国市场并没有采用这种做法。 发改委40多人突查时被困6个多小时 国家发改委反垄断局处长徐新宇对记者表示,对医疗器械领域的(反垄断)调查研究是从2013年就开始的,不针对任何一个外国企业,更不针对美敦力。 在掌握了充分的证据之后,今年4月执法人员对美敦力(上海)管理有限公司进行了突击检查。 徐新宇说:“一开始突查是不太顺利的,我们40多人被困在中国总部6个多小时,上午9时30分进去到下午4时一直在对抗,就是不合作。后来我们依据法律进入它的相关场所和营业场所进行调查,它的负责人躲在办公室喝咖啡。” 执法人员经过和美敦力公司管理层及美国总部的十几次沟通,最终该公司才配合调查。 发改委称,在调查期间,美敦力主动制定了整改措施,采取了全面取消转售价格限制、允许平台商直接向终端销售等方式进行整改。 针对垄断行为,发改委依法责令美敦力立即停止实施价格垄断行为,并处2015年度涉案产品销售额4%的罚款,计1.1852亿元。 ◎焦点 涉案金额约为29.6亿元 根据发改委对美敦力处以“涉案产品销售额4%”的罚款比例计算,此次美敦力“价格垄断”的涉案金额约为29.6亿元。 根据美敦力官方网站公布的财报,美敦力(全球)2015财年营收为202.61亿美元,同比上涨6%;按照非通用会计准则的收益为47.44亿美元。 今年5月份,有媒体报道援引美敦力大中华区副总裁程立飞在公开场合的发言称,美敦力在中国市场的年营收约为15亿美元(约合103亿元人民币)。照此估算,此次“价格垄断”案的涉案金额,约相当于美敦力在中国市场年销售额的1/3。 价格垄断被指增加患者负担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史立臣告诉记者,近年来,美敦力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较快,在强生、西门子等老牌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占据大量市场份额的同时,美敦力开始逐步拥有一席之地。 美敦力的价格垄断行为首先侵害的是病人的权益,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进口产品的价格昂贵,已成为“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此次发改委对美敦力的处罚,有利于恢复市场的竞争秩序。有竞争,才有降低价格和提升质量的空间,最终受益的也是患者。 以进口支架为例,记者调查了解到,出厂价仅为1000元左右,至患者使用环节价格飙升到约3万元。抛开传统代理商层层加价的商业模式,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与各经销商合谋促成价格垄断为幕后最大黑手。 本报综合央视、《新京报》等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