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副刊·心灵憩园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焦点
 
标题导航
邻家有憨妇
禅意冬天
一碗面里的舍得
老家的暖
无需说破
2016年12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需说破



  三岁儿子拿毛巾把脸一蒙:“妈妈,你找我吧!”我故意自言自语:“嘿,这么一会儿工夫,儿子跑哪儿去了呢?”儿子掀开毛巾:“哈哈,妈妈,我在这儿呢。”生活中类似“心知肚明,但彼此并不点破”的事情比比皆是。
  一位朋友乔迁新居,晚上,他请我们到小区附近的饭店吃饭,点了鲍鱼,大家都夸味道鲜美。这时,一位同事问:你这是××鲍鱼吧?主人正在咀嚼的嘴巴猛然停顿了一下,尴尬地点了点头。
  那位同事显然是说这鲍鱼是级别比较低的那一种。他也许是想卖弄一下自己见多识广而已,然而却没多大意思。在座的朋友中,熟悉且多次吃过鲍鱼的至少有三四个人,但谁也没把话说破,理由很明显:主人请客,大家捧场,本来皆大欢喜,何苦平添点尴尬?
  这让我想起前些天在网上看到有关李宗仁回国之前的小插曲。李宗仁是1965年回到祖国怀抱的,回国前,他曾经委托秘书把十几件收藏的古董交给祖国,他说是用11万美元买来的。
  周总理找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做了鉴定,结果大部分古董都是赝品,据估算,总价值不超过3000美元,周总理说:“既然多数是赝品,那就给他3万美元吧。”毛主席说:“人家那是投石问路,怎们能给3万美元呢,他不是要11万美元么,那就给他12万美元吧。”
  这样做会不会让李宗仁觉得“共产党的领袖是冤大头”?我想不会。因为李宗仁绝不相信共产党连真品、赝品都分不清,共产党之所以给他12万美元,其实是表示祖国接纳他了。一方想叶落归根,一方表示可以接纳,尽管双方都没有把话说破,但是意思“尽在不言中”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