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要闻/时评 |
第03版
速读潍坊·焦点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韩国国会当地时间12月9日下午就针对总统朴槿惠的弹劾案投票表决。最终,弹劾案以234票支持、56票反对的结果获得通过,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第二个获国会通过的总统弹劾案。朴槿惠则成为继卢武铉后,第二位遭到弹劾的韩国总统。
12月9日,在韩国首尔,国会议长丁世均宣布弹劾案通过。 通过 朴槿惠被暂停行使总统职权 当天下午,韩国三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国民之党和正义党及无党派议员联名发起的弹劾案在国会投票表决。到场的299名议员中,234人投票支持,56人反对,弹劾案所获支持票数超过了议席总数三分之二的门槛,获得通过。 弹劾案提及朴槿惠“亲信”崔顺实干政、“岁月”号沉船事件应对以及崔顺实涉嫌胁迫大企业向其控制的财团捐款等问题,指称朴槿惠任职期间存在违反宪法和法律行为。 据韩联社报道,朴槿惠9日19时接到国会送来的弹劾决议,即刻停止行使总统权限。 在弹劾决议还未抵达青瓦台时,朴槿惠在与内阁成员会面时表示,将依据宪法和法律程序,“从容”面对宪法法院关于弹劾案的审理以及独立检察官的调查。朴槿惠在会面时再次就“亲信干政”事件道歉,称自己会“郑重”接受民众的声音,希望干政事件造成的混乱局面能够结束。 朴槿惠的5年总统任期本应至2018年2月结束。“亲信干政”丑闻曝光后,她3次发表全国电视讲话,称愿意接受调查,将命运交由政党和国会。 弹劾案获得通过后,朴槿惠将暂停行使总统职权,等待宪法法院作出最终裁决。在最长180天的时间里,宪法法院将就弹劾案进行审理,如果宪法法院裁决弹劾理由充分,朴槿惠将立刻下台,韩国需在60天以内举行总统选举。如果宪法法院推翻弹劾决议,弹劾即刻无效,朴槿惠将重新主政。一些专家猜测,考虑到事情的复杂性,宪法法院可能无法在明年3月前作出裁决。
内政 韩国未来或出现“权力真空” 朴槿惠被弹劾后,由国务总理黄教安代行总统职权。 黄教安当天晚些时候发表对国民讲话,他表示,对宪法赋予的代行总统权限深感责任重大,他将全力保障国政稳定运行。 黄教安说,国政不能出现空白,政府将保持高度警戒态势,同时与国际社会密切合作,应对朝核问题。他还说,韩国民众通过举行和平集会表达意见,政府将最大限度地将民众呼声反映到治国理政中。 不过,在野党及不少韩国民众将总理黄教安视为朴槿惠身边的“亲信”,对他并不信任。不少舆论认为,黄教安代行总统职权可能会“磕磕绊绊”。即便国会再行推荐新总理,在野党之间、在野党和执政党之间的意见也并不统一,提名过程很可能会经历长时间“拉锯”。 总体来看,韩国国内还未出现任何能够将朴槿惠取而代之的强有力政治人物,国内政治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韩国出现“权力真空”的可能性相当大。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院研究员董向荣预测,权力真空及由此而引发的权力争夺是未来韩国国内政治“大戏”的重要看点,国政运营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外交 朝鲜半岛局势走向面临变数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杨希雨认为,朴槿惠执政期间在内政上已经没有多少“遗产”,不过外交方面仍需冷静观察。如果韩国进入政策空白期和权力真空期的话,朝鲜半岛局势、甚至亚太地区局势走向或将面临变数。 目前,新国家党和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在对朝、对美等政策上有较大分歧。总体而言,共同民主党持“亲朝远美日”的对外政策基调,而新国家党则与之相反。 今年以来,朴槿惠政府不仅批准“萨德”反导系统入韩,甚至在上月趁乱推动签署了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韩美同盟、韩日军事合作、甚至韩美日三边同盟因此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巩固和加强。 董向荣认为,如果共同民主党能够确定国内政治优势并赢得明年的大选,韩国必将或多或少调整其外交政策。“不过由于当前的安全局势和地区国际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签署韩日情报协定在内的一些时局进展又具有一定的‘刚性’,因此韩国外交政策即使出现调整的话也很难回到十年前的状态。”董向荣说。
民调 国民失望情绪不断 首尔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12月所作最新民调结果显示,执政党新国家党、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和国民之党的支持率全部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首尔大学教授张德镇分析说,民众首先对朴槿惠和她所属的新国家党感到愤怒;同时对在野党“没能事先应对”的无能也感到失望。 这份民调中,自称“没有支持的政党”的受访者达到53.4%。在“明年总统选举会支持谁”的提问中,回答“没有支持的人选”的人最多,占29%。 杨希雨说,尽管韩国总统似乎存在“难以善终”的“魔咒”,但其背后重要症结之一却是韩国国内多年来“既不清晰、也不清洁”的政商关系。“从经济层面看,韩国经济很大程度上被主要财团和大公司主导;从政治上看,韩国虽然实行民主化,但经济权力把持者会寻求与政治权力结合,进行利益交换。”杨希雨说,“因此,更重要的是反思如何打破这个‘魔咒’。” 本报综合新华社等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