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砥砺苦干 |
安丘市大汶河旅游开发区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
|
今年,大汶河旅游开发区紧紧围绕安丘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补短板、防风险,全区经济社会持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以转型升级为依托,产业体系不断优化 一是工业方面,去年引进了德生鞋业项目,落户市金安产业园,现已部分投产;今年新引进了过亿元的中科纳诺纳米消杀液项目,落户市圣普闪联产业园,预计2017年年初可以投产;前期引进的新瑞科技、合力增压器、时艺生物等过亿元大项目相继投产,运营顺利。 二是农业方面,实行农业品牌化。全区共有有机食品基地2处,绿色食品基地2处,注册了“贾王封”“一棚金”“王丰”“汶兴”“墨溪河”、“宏航”等7个品牌,形成大汶河蔬菜生态有机放心大品牌,提高了大汶河果蔬的知名度。实行农业安全化、规模化、项目化。围绕强化农业基础,全力抓好小农水重点县、千亿斤粮食、高标准基本农田三个大项目建设。投资1600多万元的小农水重点县项目铺设供水主管道近2万米,支管道9万多米,建设高标准出水口1500多个,完成农田节水灌溉1.6万亩;投资3000多万元的千亿斤粮食项目覆盖农田2万亩,水源地已确定,正在加紧铺设管道,目前已实现花田一期、二期供水;投资900多万元占地1.4万亩的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稳步推进,计划修建道路30多公里,目前有两条道路在建。三个水利项目的建成,能够保证大汶河辖区内5万亩农田旱能浇、涝能排,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三是服务业方面,成立了创客创业服务中心,入驻电商、文化创意企业30多家,带动发展电商业户200多家;正在培植长安路电子商务一条街,已经有400多家商户实现了“一商两店”运营;在原临福市场建设了大汶河电商产业园,入驻电商13家;墨煕鼓巷、博雅艺术城、金融中心等重点服务业项目均已建成投入使用,有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以统筹协调为重点,品质城乡加快建设 城镇建设方面,今年年初,该区提早准备,率先发力,6月初实施了赵家村棚户区改造工作,仅用两天时间全村村民100%完成搬迁,打响了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的第一枪。 拆迁清障方面,一是路桥建设拆迁清障。完成了青云大街东延、乐源大道东延、金融街西延、青龙湖路南延、文博路南延、文化路南延、建安路北延、滨河路大汶河段等8个重点市政项目清障任务,总的拆迁清障任务总长20公里,涉及22个村,包括住宅、企业、养殖区、大棚、蔬菜、果树、苗圃等1600多户群众,拆除建筑物8万多平方米,清障总面积2000多亩,为城市向东拓展的新架构扫清了障碍。 二是大项目建设拆迁清障。潍坊东少林国际文武学校项目位于乐源大道以南、金汶路以东、西许戈出村路以北、青龙湖路以西,涉及大沙埠、西许戈、夹埠3个村、165户,占地约为681亩。11月份,分三个村实施了搬迁清障,现已基本完成。福兴寺项目前期经过丈量评估,并与村里、市里搞好对接,做好项目建设清障的相关准备工作。三是拆旧改丑项目拆迁清障。东南村沿街楼开发改造项目位于下小路以东、乐源大道以北、东南村居委会以西、安丘农商行贾戈支行以南,涉及占地11.49亩的耀宇机械老厂址一处,东南村三层沿街房69间约2400平方米,东南村所属规划建设用地约9亩,范围内有4户养殖场、3户蔬菜大棚。今年11月份,对该项目实施搬迁清障,目前东南村所属的沿街楼及土地已签订搬迁协议,尽快完成搬迁。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面,完成了周家庄整村搬迁工作,搬迁群众203户,拆除房屋210处及8处养殖场,腾出土地170多亩。目前,周家庄村四栋安置楼已封顶,明年即可组织村民回迁安置。 以服务大局为目标,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重点实施了“引民风”、“畅民意”、“保民安”三项工程,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服务群众能力不断提高。 一是实施引民风工程。 二是实施畅民意工程。常态化组织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收集解决群众意见建议3000余条。 三是实施保民安工程。食品安全方面,积极开展创建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深度监管;加大检测力度,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安全生产方面,充实安监工作力量,开展了安全生产“大、快、严”集中行动及安全生产月活动,印发宣传资料,落实实名包靠制度,加大检查整顿力度,关停整改不彻底企业5家。社会治安方面,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天网工程”建设,全区共安装高清电子监控探头1000多个,84个自然村覆盖率达100%,综合监控平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环境保护方面,投资200多万元,实施了墨溪河综合治理改造项目,打造了良好的周边生态环境;巩固深化“三八六”环保专项行动成果,共拆除污染企业5家,治理污染企业12家。 以民生改善为己任,社会事业统筹发展 最大限度地把资金投入到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中。教育事业方面,今年建设的海龙希望学校综合楼、王封小学教学楼、贺戈幼儿园均已建设完成,陆续投入使用。近年来,全区共投资1.2亿元,规划建设了十栋教学楼。医疗卫生事业方面,投资400多万元,新建担山医院门诊病房楼一座,将承担担山社区3万人的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极大地改善东部广大群众的就医条件,预计明年5月份投入使用。扶贫济困方面,着力突出精准扶贫工作,落实干部包靠贫困户,并因村因户因人切实制定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和政策兜底扶贫等方面的帮扶措施,目前,脱贫率达到65%。对贫困大学生、孤儿、残疾人等弱势群团分门别类进行帮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结合幸福里社区回迁,新建敬老院一处,可容纳100多名老人入住。 以强基固本为方向,抓好党建引领发展 大汶河旅游开发区党工委全面落实市委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部署要求,大力实施强基础、强班子、强队伍、强作风“四强工程”,为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是实施强基础工程。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将幸福里社区打造成为高标准安丘城市社区示范点;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全力打造贺戈、担山两个高标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对所有村级办公场所进行全面规范提升,三务公开栏配备齐全,场所环境干净卫生,保证村里有干部坐班。 二是实施强班子工程。通过推行“四权四制”村级管理模式及《农村财务及资产资源管理办法》,用制度明确了村班子职责,让党组织领导权、村民(代表)会议决策权、村委会执行权、监委会决策监督权四项权力得到充分落实,避免出现“两张皮”的现象;通过落实党员管理积分制、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村级事务社区监管制、矛盾纠纷化解听证制及农村财务及资产资源管理制度,规范了村级治理模式,有效避免、化解了矛盾。加大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使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三是实施强队伍工程。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效果非常明显;推行村(居)干部量化管理,严格落实党支部书记“四诺履职”制度;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按照“为官不为”、“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的要求,对违纪党员的严肃查处。常态化组织开展警示教育,进行党风廉政知识测试,加强党员干部的规矩意识。 四是实施强作风工程。不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要求全区党员干部发扬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以过硬的作风保障了工作顺利推进。 通讯员 陈波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