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国华 前几天,《人民日报》微博发布了一条《给大家补节语文课》的微博,列举出了极易误读的100个词语。我自测了一下,当看到读了快一辈子的“心宽体胖”里的“胖”应该读“pan”(音)时,抓狂了。果断转发这条微博。 当然,这里面我读错的字还有不少,音调错了还不算什么,发音都错了才尴尬呢,整天和文字打交道的人还错了这么多,自惭形秽。结果很多人和我一样情况,比如“龟裂”这个词,不念“gui lie”,念“军裂”,一头黑线有没有? 除了上述那100个字外,我又查了一下容易读错的汉字,发现还有不少也是常读错的。比如“标识”,您怎么读?“biaoshi”?错,“识”在这里读“zhi”。开始我有点不信,查了查百度,显示是“biaoshi”,但点开这个词旁边的发音图标,里面读的却是“biaozhi”。又查了字典,这个“识”字,作“有记号的意思”时,确实发“zhi”音。 还有一个字想和大家分享。常听老人们说,谁和谁没出“五fu”。大家都明白意思是上下没出五辈,但这个“fu”是哪个字,最近已经有两个人问我了。这个字是“服”。新华字典里没有特殊注明这个词,但我曾查过王力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书里专门有一章讲丧服制度,“五服”的意思是:由于生者和死者亲属关系有亲疏远近的不同,丧服和居丧的期限也各有不同,丧服分五个等级,所以叫“五服”。 念错的字,大家都明白什么意思,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家里有孩子还在上学的,找出那条微博给孩子看看吧,因为这些字对要参加高考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