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潍县新学的兴起和发展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关注
 
标题导航
西方文化渗透催生新学兴起
2016年12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方文化渗透催生新学兴起



  潍县最早的新学载体诞生于光绪十年(1884年),系由美国基督教北美长老会牧师狄乐播,在潍县传教活动基地乐道院内创办的教会学校。创办教会学校是美国基督教北美长老会在潍县一带渗透和传播基督教文化的组成部分。此后,潍县乐道院内,小学、中学、大学等新学载体都得以兴办。
狄乐播创办教会学校 文华馆后改文华中学
  光绪八年(1882年),狄乐播来潍县传播基督教。第二年,他们在潍县东郊李家庄(今奎文区广文街道李家社区)购地五亩五分(大亩,约合今16.5亩,11万平方米),建立传教活动基地,取名为乐道院,同时兴建多处西式建筑。建成后的乐道院,当地民众俗称为洋楼。
  一年后,狄乐播在乐道院内创办一处教会学校并担任校长长达16年。这处教会学校入乡随俗,中文名称取名文华馆。从名称上看,这处教会学校与当时我国仍在盛行的科举教育办学载体——书院、学馆没有什么明显区别。但文华馆的教学内容除了基督教文化就是其它西方文化科学知识(我国时称西学、新学),与我国同时代以科举考试为导向的传统文化知识(我国时称中学、旧学)教学内容大相径庭。
  文华馆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称文华书院,仍是入乡随俗的我国本土化名称。文华书院于宣统三年(1911年)改称文华学校。1915年,文华学校改称文华中学,1923年实行初中、高中各三年的学制,为当时潍县一带唯一的完全中学(另外一种说法是文华书院于1916年改称文华中学)。教学内容除了基督教文化部分,其余部分与普通中学大致相同。到1930年,文华中学有记载的高中和初中毕业生共计318人。

文美书院纯西方教育 为省内首个女子中学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狄乐播在潍县乐道院创办文美书院,只收女性入学,为省内最早的女子中学,聘用美国人保安美担任校长,学制三年,课程除了基督教文化部分,与普通女子中学大致相同。
  文美书院于1913年改称文美女子中学,美国人李恩惠担任校长,学制改为四年,最后一年是师范训练内容,以便于就业。为了更便于学生毕业后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能力,李恩惠于1923年会同美国人阮芝仪创办一处初级小学,取名模范小学,男生、女生都可入学。1926年,模范小学改称培基小学,发展为拥有高小班的完全小学。文美女子中学高年级学生可以到该处小学实习讲课。该处小学男女毕业生可以免试升入文华中学、文美女子中学继续就读。1925年后,文美女子中学又增设缝纫、烹饪、刺绣、家庭卫生等适合女子特点的职业教育内容,为学生毕业后的个人成长打下基础。
  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到1930年,文美女子中学有记载的高中和初中毕业生共计217人。文美女子中学的办学实践折射出了西方教育教学怎样育人、育什么人的基本理念十分清晰,且理念与实践衔接自然,办学风格至今值得感悟和践行。

广文大学迁往济南,广文一词沿用至今
  光绪三十年(1904年),英国基督教浸礼会在青州兴办的教会学校广德书院与美国基督教北美长老会在登州(今蓬莱)兴办的教会学校文会馆合并后,迁来潍县乐道院新建校舍,取名广文学校,后称广文大学(一说广文学堂),梅尔根博士担任校长。“广文”即取广德书院与文会馆的第一个字的合称,这便是今潍坊市奎文区多处地方仍在沿用的“广文”一名的由来。
  位于潍县乐道院内的广文大学是潍县一带最早的高等教育学校,不分科系,一般是四年学制,也预备有五年、六年学制的专业课程,供少数学业突出、有深造前途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广文大学建校初期,设立道学(宗教文化)、中国经学、一般学科等三类课程。后来的课程包括道学、圣经、国文、英文、中西历史、教授学(教育学)、心理学、是非(逻辑学)、经济学、电学、地质、化学、物理、微积分、三角、代数、天文、动植物、诊疗、体操等多种高等教育内容。
  1917年,广文大学迁往济南并入齐鲁大学。齐鲁大学演变为后来的山东医学院,原址位于现在的山东大学济南趵突泉校区。广文大学开办期间,433名大学生毕业。他们大多数从事教师职业,也有人做牧师、布道员以及经商。
1932年,山东省教育厅批准潍县乐道院内的文华中学、文美女子中学和培基小学三处学校合并为一处,因校舍原为广文大学旧址,且文华、文美、培基因联合办学而扩大了文化教育覆盖面,于是这处合并后的新学校沿用原广文大学的名称取名为潍县私立广文中学,齐鲁大学教育系教员崔德润(名洪泽)担任校长,下设男生部、女生部、小学部三部分。以后该校男生部、女生部合并。小学部改为广文中学附属小学,潍县解放后演变为工人新村(原址位于今奎文区民生东街潍州路口东北角一带)小学,即今潍坊市实验小学。
  按照美国基督教长老会的制度规定,乐道院内所有人员包括老师和学生,必须遵守教会制度,过宗教生活。比如:每星期天上午举行礼拜,下午举行主日课(只儿童参加)。一周之间,每日早晨小礼拜;每星期三晚上祈祷礼拜;每餐饭前,每晚睡前必须默祷等等。
  乐道院的重要节日和活动有:每年春秋两季各举行一次圣餐礼拜,牧师为新教徒“施洗”。长老会施洗是“点洗”,即牧师以手蘸水点信徒前额。每年12月25日过圣诞节。每年春分后第一次月圆后的星期日过复活节。每年秋收后,在第一次做礼拜时举办感恩节。
  后来乐道院内的这些制度逐渐松弛。尤其是由于青年学生的多次抗争,学校负责人员也多半换成了中国人,乐道院的宗教色彩也就越来越淡薄了。
  潍县私立广文中学演变为后来的潍坊二中,即现在的潍坊广文中学。今潍坊广文中学仍然位于潍县乐道院原址,即今奎文区广文街。今奎文区广文街道办事处、广文街的名称“广文”,都来源于西方国家的宗教势力清末在潍县创办的广文大学。

◎相关链接
旧学与新学
  我国兴新学背景下的旧学和新学两条术语有其特定的含义。
  旧学,指我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历代积淀的、未受近代西方文化影响前固有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包括我国历代学者所钻研的义理、考据、词章等学问),也称中学,现在流行的叫法是“国学”;旧学也特指我国传统的、科举时代以科举考试为导向的各级官学、书院、私塾学馆等传统的办学载体。
  新学,指以各类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为主要内容的西方国家文化知识体系,因为这些都是我国以前没有的文化知识体系而称之为新学,也称新知,又称西学;新学也特指学前、小学、中学、大学等西式教育办学载体。
  清末我国兴新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同时期的潍县状元王寿彭曾应他的一位亲戚的要求,书写条幅(对联)“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其内容代表了当时我国部分士绅和学者在废科举、兴新学背景下对旧学和新学的治学态度。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