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潍县新学的兴起和发展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关注
 
标题导航
抗战期间潍县创办完全中学
2016年12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战期间潍县创办完全中学



  按照清廷兴新学的要求,潍县只能兴办小学堂。清廷下诏兴新学十年后,清王朝就为民国取代。潍县只能兴办小学堂的限制也就不复存在了。到了民国初年,潍县兴办中学的条件已基本成熟。潍县自行创办中学的数量很少,民初只出现公立、私立各一处,且都是初中。西方宗教势力兴办的一处拥有初中和高中办学资格的完全中学,在民国时期已经以私立中学的名义实现本土化办学。潍县自行创办完全中学则在抗战期间,为兴新学以来自行创办的最高学制学校,离最初兴新学已有近40年。
民初创办县立中学 后为县立初级中学
  1913年,在潍县视学所所长张树棻倡导下,县立中学成功创办,校址位于科举时代的潍阳书院旧址,郭恩敷担任校长,学制四年,春季为新学年的开始。
  进学校大门经过传达室,迎面影壁上挂着县立中学校牌;向西进入屏门,院内有临街屋5间,两间作庶务室,3间作厨房,还有西厦两间;进北重门,院内有厅房3大间,作为教室。东西厢房各3间,是监学和教师宿舍;厅房后院有台屋5间,是学生宿舍,为了多安排人,室内设有上下两层高铺。东西屋为餐厅;后面还有一处大院,建有北屋5间,是理化室、储藏室和厕所。这是创办初期县中的校园规模,从中也可以了解到科举时代潍阳书院的总体构成基本也是如此。
  创办初始阶段,潍县县立中学只有一个教学班。1914年,该校在西关高等小学堂旧址新建4个房间规模的楼房一栋,楼底辟为教室,扩招一个教学班。1915年和1916年又分别扩招一个班。为了励志,该校创作了校歌,由于兰洲作词,刘国佐谱曲。歌词是:“中天光华,民国重熙,日月高耀五色旗;宏开教育,邦家之基,多士一堂庆济济。四月十四日是我开学纪念期。”
  国家教育部1923年调整学制,中学教育改为“三三制”,即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按照当时的情形,潍县仍然没有兴办高中的条件和资格,故县立中学这年改称县立初级中学。1930年冬,该校开设师范班。到1933年,该校20年间历届毕业学生共计553人。这年,该校在校有初中4个教学班,师范1个班,在校学生共计231人。
  1934年,潍县县立初级中学新学年改为自秋季开始。抗战期间,该校迁至潍县北部农村,随同县政府抗战办学,总部设在杨孟、西里疃村(今属寒亭区开元街道辖区),有6个教学班的办学规模,在周围各村设有10处分校,1943年改称省立潍县中学。日伪政权统治下的潍县城县立中学原址,也以县立中学的名义办学招生,并继续沿用县立中学的年级序号。抗战胜利后两校合并,称省立潍县中学。不久后省立潍县中学迁往坊子(今坊子区坊城街道驻地),县城原址恢复县立中学建制继续办学。

省立县立中学合并,于均生创办东明中学
  潍县解放后,省立中学迁回潍坊,与县立中学重新合并后改称潍坊特别市联合中学、潍坊市联合中学,1951年改称山东省潍坊中学,1952年改称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第二年迁往原潍县东关东门外新址(即今奎文区中学街潍坊中学校址),是今潍坊一中、潍坊中学的前身。
  1975年潍坊市拓宽改造东风大街(今东风西街),1988年潍坊市在潍城区北门大街以东、向阳路以西、城隍庙街以南、东风大街以北范围内进行旧城改造活动,潍阳书院、潍县县立中学原址位于该范围内而被拆除。
  潍县民初社会活动家、同盟会员于均生,1925年在家乡寒亭高庙(位于今寒亭区寒亭街道寒亭二村)创办一处私立中学,名称为东明中学,为潍县自行创办的最早的私立中学,于宗华担任校长。1928年,私立东明中学受军事局势影响而停办(一说停办原因是该校有学生从事国共合作活动遭到地方当局缉捕)。

参加会考名列前茅 广文中学名声大振
  西方宗教势力原创的文华中学、文美女中、培基小学1931年合并后改称潍县私立广文中学,基本实现办学本土化。崔德润担任校长。该校确定以“互助、服务、牺牲”为校训,还创作了校歌。校歌歌词是:“潍水莱山,灵秀钟毓,北枕烟潍南胶济,东西文化日灌输。德、智、体、群,教旨完全宗四育,知行合一,学贵实用戒迂疏。男女同堂,同受教育同服务,牺牲互助,努力自强,先读书。”表达了该校重视德、智、体、群四育并举及学用结合的办学宗旨,富有时代特色。
  1933年,潍县私立广文中学高中学生参加全省中学会考,名列前茅。此后,该校名声大振,各地慕名报考的学生剧增,在校学生近千人,当时是潍县最高学府,在全省也属一流。1937年日寇入侵,学校被迫停办,抗战胜利后恢复办学。此后该校沿革不复赘述,1952年改为公办,称山东省潍坊第二中学,为今潍坊广文中学的前身,与今潍坊一中也有渊源。
  1941年,潍县县立初级中学在东南村(今寒亭区高里街道东南孙村)设立高中部。在边抗战边办学的艰苦条件下,县立中学发展为完全中学,成为兴新学之后潍县自行兴办的最高办学规格的学校。后来,县立中学高中部又迁至南张氏村(今属寒亭区开元街道辖区)。

◎相关链接
新学课程
  兴新学之初,新学堂在教学内容上遵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按照不同科目内容,开设相关课程的西方教育规制。在开设读经讲经课程,教学《四书》《五经》等传统教材的同时,参考改编西方国家的教材,按照科目开设相关课程。当时,潍县新学堂就有聘请拥有贡生、秀才等科举功名的人士担任读经讲经课程教员的。
  清末民初,小学堂(小学)分年级、并以班级为基本教学单元,学生按照年龄和文化程度在不同年级就读,每个教学班30到45人。这也是对西方教育规制的参考应用。
  清末潍县小学堂开设的课程具体有:初等小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物理和化学等)、体操八门课程,图画、手工为非正式课程,视学校条件而设;高等小学堂,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取代初等小学堂的中国文字、历史两门课程。图画列为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增加农业、商业两门,其他与初等小学堂相同;女子学堂设修身、国文、算术、女红和体操5科,音乐、图画都是非正式课程。
  民初,潍县初小有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高小增设英文、历史、地理、格致、农业、商业等。1922年,国家教育部指令取消修身,设公民、卫生两门,国文改国语,改文言文为白话文,高小取消英文。
  民国时期,潍县初中课程具体设有:国文、英文、算术、代数、几何、三角、植物、动物、化学、物理、生理卫生、历史、地理、公民、音乐、图画、体育、劳作等。教材为教育部审定的教科书。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