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大观华夏·聚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焦点
 
标题导航
2016 “打虎”入高潮
2016年12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6 “打虎”入高潮



  双十二过后,浙江政协原副主席斯鑫良、江苏省委原常委南京市委原书记杨卫泽、云南省委原副书记仇和、山西省政协原副主席令政策四只大老虎密集宣判。至此,2016未过,法槌敲落,已有28虎入笼,为历年之最。今年宣判大老虎经历了数次“小高潮”,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已有28名原省部级以上官员宣判,为历年之最
年初:一月份上中下旬各一只
  今年一月份,上中下旬各有一只大老虎被宣判,分别是: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原副书记原副主任谭栖伟,公安部党委原副书记原副部长李东生,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杨刚。
  其中,李东生是十八大以来,继蒋洁敏之后被判刑的第二名正部级官员,被称为“公安部第一虎”。他因为受贿2198万余元,被天津二中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100万元。

盛夏:两只“最大老虎”宣判
  今年2—8月份一共只宣判了三名省部级以上贪腐官员,其中3月份海南省前副省长冀文林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100万元。
  而七月份宣判的两只大老虎,是今年的“最大虎”——级别更高、权力更大,相对应的,贪腐的破坏力也更强。
  7月,令计划和郭伯雄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一个月内,连续两个曾经的副国级官员依法受惩,足够震撼,这也说明咱们的反腐力度早已走入一个新的高度,划时代的意义非同一般。

仲秋:打虎季的首个终身监禁
  9月30日到10月19日短短二十天的时间里,有8名贪官的案件一审宣判,包括山西省委原常委统战部长白云,山西省委原常委秘书长聂春玉,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金道铭、海南省原副省长谭力、中国科协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申维辰、全国人大环资委原副主任委员白恩培、山东省委原常委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广东省委原常委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
  其中白恩培被依法适用了我国司法史上的首个“终身监禁”!
  在白恩培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中,法院首次适用刑法修正案(九)中的“终身监禁”条款,在决定对白恩培执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同时,宣告其死刑缓期执行2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11月:平均每三天宣判一个
  11月份大老虎判刑明快的节奏成为本年度之最,共有10只大老虎被判刑,平均三天一个。他们是:河南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秦玉海、河北省委原常委组织部原部长梁滨、辽宁省政协原副主席陈铁新、新疆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栗智、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陆武成、黑龙江省委原常委大庆市委原书记韩学键、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韩先聪、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赵黎平、广东省政协原主席朱明国、环境保护部原副部长张力军。
  其中赵黎平除了身犯受贿罪以外,还犯故意杀人罪、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非法储存爆炸物罪,被依法判处死刑。作为高级领导干部,不仅卖官鬻爵,还持枪杀人,被判处死刑也是首例。
  在这一大拨大老虎中,还有一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是广东省政协原主席朱明国,法院认定他受贿1.4亿元,另有9104万元财产来源不明。

12月:双十二后四天宣判四个
  12月16日,令政策被判处12年6个月并处罚金;15日,仇和被判处14年6个月并处没收个人财产;14日,杨卫泽一审获刑12年6个月并处没收个人财产;13日,斯鑫良被宣判有期徒刑1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双十二之后,四天的时间内四只大老虎接连宣判。
  十八大以来,有48名原省部级以上贪官被判刑,其中今年宣判了28名,为历年最高。
  其实从这四只大老虎进入刑事司法程序的时间点来看,他们正好接近应该做出一审判决的法定审限,并不是法院的小伙伴血拼双十二之后精神焕发,也不是为了给哪个节日献礼,只因为从严治党依法反腐,政法小伙伴这么拼,是不是该点个赞呢?

今年宣判 四人贪腐过亿元
  十八大以来,一共有6名贪腐官员涉案金额超亿元,他们是白恩培(2.4676亿元)、朱明国(1.41亿元)、周永康(1.3亿元)、金道铭(1.2亿元)、万庆良(1.1亿元)、毛小兵(1.05亿元)。6人中,周永康在2015年被判处无期徒刑,有4人都是今年获刑,青海省委原常委西宁市委原书记毛小兵今年初在兰州中院受审,尚未判决。
  梳理28名官员所获刑罚,1人死刑,2人死缓,6人无期徒刑,17人获10年以上有期徒刑。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赵黎平除“贪官标配”的受贿罪外,还被法院认定犯“罪行极其严重”的故意杀人罪,成为十八大后被判处死刑的“首虎”。而全国人大环资委原副主任委员白恩培,也因2.46亿元的“创纪录”受贿金额,“有幸”成为《刑法修正案(九)》实施后,被处“终身监禁”的第一人。
  今年尘埃落定的28起案件中,除令计划案的犯罪事实、证据涉及国家秘密,郭伯雄案件中证据涉及军事秘密,人民法院依法决定不公开开庭审理外,其余“审虎记”均依法公开。而即使是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法院也依据法律规定,最终进行了公开宣判,并通过媒体公布有关案件情况。

依法反腐 将不再“谈虎色变”
  在反腐决心已经凝结为密集反腐行动的今天,28虎宣判令人惊叹。这背后,离不开法治精神。
  法治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崛起的治理路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律的平等与中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的保护与惩处不会因任何人的身份、地位、职务、功绩有所区别。
  作为最具有刚性的法律秩序,刑法以“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为基本原则。让所有犯罪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不多不少的应有代价,这是法治在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间寻得的平衡点。
  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充分强调依法反腐的重要性,彼时,今日的笼中虎或许正是台下听众。却不知他们站在法庭上时,是否也会回想起当日的心中惴惴。
  当每个弄权贪腐者都能依法受到惩处,当法治精神、法治方法深入官员与百姓的心中,我们终将不再“谈虎色变”。 本报综合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