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国会负责弹劾公诉事务的委员团和律师团当地时间12月18日举行联席会议,公开朴槿惠两天前向宪法法院递交的答辩书内容。朴槿惠方面称,在国会获通过的弹劾案缺乏足够法律依据,即便相关方主张有证据表明朴槿惠存在违法行为,其严重程度也不足以免去她的总统职务。
递答辩状称弹劾缺“法律依据” 针对朴槿惠的弹劾案9日在韩国国会获得通过。随后,朴槿惠被暂停行使总统职权,等待宪法法院作出最终裁决。 16日,朴槿惠委托律师团向宪法法院递交了逐条驳斥弹劾决议所列13项“罪状”的答辩书和反对调阅“亲信门”案卷的异议申请书。 韩联社报道,朴槿惠方面在答辩书中说,弹劾程序存在“严重法律缺陷”,相关指控缺乏确凿证据,因此公诉应被驳回。同时,弹劾案中提及的违法行为均不属实,将未被证实的疑点视为既定事实的做法违背“无罪推定”原则。特别是,基于朴槿惠亲信崔顺实的法律责任,从宪法上追究朴槿惠的责任有违宪法第十三条第三款有关法律责任仅限于违法者本人的原则。 按朴槿惠方面的说法,有关崔顺实等人干涉政务和高官人事任免的指控不属实。此外,朴槿惠没有从备受争议的基金会项目中牟取个人利益,也没有发现崔顺实图谋私利的情况。 答辩书还否认了有关朴槿惠涉嫌“逼捐”的指控,称由于那两家基金会的非营利性质,加之朴槿惠请求企业捐款时并未提及相关“代价”,因此不能将其视为有受贿意图。答辩书认为,就朴槿惠是否犯有受贿罪等问题,宪法法院应当在地方法院对崔顺实等涉案人员进行充分审理后再作裁决。 “崔顺实没有向国政施加影响,我们要求那些提出指控的人拿出确凿证据。”朴槿惠方面说,“即便有证据表明(朴槿惠存在)违法行为,其严重程度也不足以将她弹劾。” 答辩书还就“岁月”号沉船事件应对不力、朴槿惠涉嫌对崔顺实友人经营的公司给予特殊照顾等多项指控一一予以反驳。
崔顺实首次出庭否认全部指控 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19日举行庭前会议,总统“亲信门”事件主角崔顺实首次出庭并否认全部罪名指控。 当天,崔顺实身穿628号白色囚服,低着头进入法庭,这是首次向外界公开崔顺实身穿囚服的情景。 根据检方调查,崔顺实被指成立两家非营利性质的基金会,并利用与朴槿惠的关系促使多家大企业“慷慨解囊”。青瓦台前政策调整首席秘书安钟范则被怀疑滥用职权,逼迫上述大企业捐款。根据韩国媒体的说法,包括三星、现代等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向崔顺实的两家基金会捐款总额达约800亿韩元(约合4.7亿元人民币)。 崔顺实的律师李京在(音译)在法庭上说,虽然检方在起诉书中列出了崔顺实与朴槿惠共谋的8项罪状,但其实崔顺实并没有与朴槿惠共谋,这些罪名指控因此不成立。
特别检查小组于下周启动调查 负责独立调查朴槿惠亲信“干政”事件的特别检察小组18日说,他们将于下周全面启动调查工作。 特别检察小组发言人李圭哲(音译)18日说,他们定于21日举行办公室“挂牌”仪式,但调查随时都可以启动。 韩联社报道,朴槿惠和崔顺实在基金会项目中扮演的角色、是否存在胁迫大企业向基金会捐款的行为以及朴槿惠在“岁月”号沉船当天的行踪,都将成为特别检察小组的调查重点。其间,韩国多家集团的负责人可能受到传唤。 按韩国检方的说法,三星电子副会长、三星集团实际控制人李在镕眼下已被禁止出国。除李在镕外,其他遭“禁足”的大佬还包括SK集团和乐天集团的负责人。 ◎相关新闻 代总统被批表现过于“高调” 韩国国会本月早些时候通过针对朴槿惠的弹劾案后,总理黄教安随即代行总统职权。在野党阵营一直主张,黄教安作为过渡时期的“临时”角色,应保持低调,具体职权也应受到限定。 不过,黄教安似乎不为所动,一直积极参与各项国家事务,在国防、经济、卫生和人事任免等方面均表现活跃。 一些消息人士18日透露,黄教安定于本月晚些时候就韩国明年经济政策发表演说。通常情况下,这一政策应由财政部长宣布,由总理宣布实属罕见。 韩国媒体解读,黄教安这一决定意在向在野党阵营表明,自己并不在意他们的警告,将继续高调行事。 黄教安出任代理总统后,频繁出现在各项活动中。他多次召集各部门官员开会,商议经济、金融、农业、社会福利等领域的政策措施。 黄教安12日宣布让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柳一镐留任,以确保经济政策连续性。13日,他召开朴槿惠遭弹劾停职后的首次内阁例会,重申避免政府权力真空、防范国政运营瘫痪的决心。19日,他再次召开内阁例会,要求各部门“正常”运转,同时抓紧应对禽流感疫情。本报综合新华社等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