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评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关注
 
标题导航
诈骗致人死亡从重处罚
医疗垃圾成餐具
红包抢而不发 丢了规则
食品不合格五家企业被通报
我市出台电商发展规划
今年查处87起“黑广播”
2016年12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包抢而不发 丢了规则
□ 本报评论员 李帆



  抢到微信红包后,你还继续发红包吗?广东女子周某因为在微信群抢到一个200元的最大红包后,没有遵守群规及时再发出红包,结果引发纠纷,被群主打成脑震荡。事后,周某将群主告上法院要求赔偿医疗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6800元。记者12月19日获悉,群主最终被判赔偿4685.8元。
   (12月20日《广州日报》)

  群主打人固然有错,他因此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周某只抢不发破坏了抢红包接龙的群规,她该由谁来惩罚?
  无规矩不成方圆,抢红包接龙也是如此,由于周某不守规矩,接龙游戏戛然而止。因此,尽管周某是打人事件的受害者,但她的行为并非没有值得质疑的地方,而她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规则意识的缺失。
  群规也是一种规则,只要不违法,不违反公序良俗,群规应该被看作一种集体契约。既然周某选择入群,并动手抢了红包,就该视为对群规表示认同。如此出尔反尔,损害他人利益,怎能不让人气愤。
  即便按照法律界人士的说法,微信群自己制定的群规并没有法律效力,但从道德层面而言,违反规则之人理应受到道德的谴责。如果参与其中的人缺乏规则意识,只想着享受权利却将义务抛之脑后,那么游戏也就无法进行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被打也是周某受到的一种惩罚,虽然这种惩罚逾越了法律的界限,但这至少揭示了破坏规则所引起的民愤。
  俗话说,失信的耻辱来源于失信所付出的代价。关于失信的代价,一名在日本留学的学生因为没有按店方的要求清洗七遍盘子,而只是清洗了五遍,结果他陷入了寸步难行的境地,付出了超乎自己想像的代价。假若,抢红包而不发者也会受到这样的惩罚,那么其就不会“视规则为儿戏”,也不会踩着道德的底线去游戏人生。
  因此,事件的根本还是基于失德之后缺乏相应的惩戒和约束机制,在无力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规则维护者便采取了最简单、直接和粗暴的方式。如何补强纠错或者矫正机制,是时下最应解决的课题。
  以小见大,群内红包游戏规则被无视的道德失范,其实也是社会诚信体系不彰,违德或者失德行为代价过小的直观体现。只有让不道德或者不诚信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那么类似的问题才可能得到遏制。
  解决了“红包抢而不发”的规则尴尬,那么道德困境也找到了出路。群主若有了道德惩戒机制撑腰,也不会越过法律的底线惩罚周某。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