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要闻/时评 |
第03版
速读潍坊·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卡尔洛夫当地时间12月19日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出席一个展览开幕式时遭枪击身亡。行凶者梅夫吕特·梅尔特·阿尔滕塔什是一名土耳其警察,已被当场击毙。俄方认定这是一起恐怖袭击事件,土方已向俄方保证将对此事件进行全面调查。
现场 枪手高喊“不要忘记阿勒颇” 现场视频显示,案发时阿尔滕塔什身着黑色西装和白衬衫。卡尔洛夫发表讲话时,阿尔滕塔什绕到卡尔洛夫身后,近距离向卡尔洛夫开枪,后者立即倒下,眼镜掉落在距离他几英尺的地方。 开枪后,阿尔滕塔什用土耳其语喊道:“不要忘记阿勒颇,不要忘记叙利亚。” 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阿尔滕塔什还向空中开枪,引起现场民众恐慌,四散躲藏。惊慌的人群撞碎了墙壁上的展画,地板上血迹斑斑。 随后,阿尔滕塔什和警方展开枪战,整个过程持续15分钟,最终阿尔滕塔什被警方击毙。 土耳其内政部长索伊卢说,行凶者梅夫吕特·阿尔滕塔什是一名22岁的土耳其警察,已在安卡拉防暴警察部队服役两年半。警方搜查了其在安卡拉的公寓,其妹妹和母亲被拘留。 有媒体援引土安全人员的话报道,凶手与居住在美国的“居伦运动”领导人居伦有关。今年7月15日土发生未遂军事政变后,土政府认定政变主谋为居伦。
表态 普京痛斥恐怖分子卑鄙行径 卡尔洛夫遇刺身亡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双方同意共同调查此事。 埃尔多安当晚发表电视讲话,称卡尔洛夫遇刺事件“不仅是对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的袭击,也是对土耳其国家和人民的袭击”,是针对土俄关系的“挑衅行为”。“土耳其和俄罗斯都不希望被这一挑衅行为所蒙骗”。 当晚,埃尔多安还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埃尔多安向普京通报卡尔洛夫遇刺事件有关情况,强调这是针对土俄关系正常化的“挑衅行为”。双方商定加强对彼此外交人员的保护,俄罗斯将向土耳其派出一个调查小组参与侦破卡尔洛夫遇刺事件。 普京在与俄外交、情报和安全部门负责人举行的会议上指出,刺杀卡尔洛夫是恐怖分子的又一卑鄙行径,企图破坏俄土关系正常化进程以及扰乱两国为解决叙利亚问题所作的努力,俄方对此只会作出一个回应——加强反恐,让恐怖分子自食其果。
人物 资深外交官正为叙和平努力 卡尔洛夫现年62岁,已婚并育有一子。他1976年开始从事外交工作,能流利地讲英语和朝鲜语两门外语,并曾担任俄罗斯驻朝鲜大使。 2013年夏天,卡尔洛夫出任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这期间,他刚好见证了俄土关系从骤然恶化到逐渐回暖的起起伏伏。 卡尔洛夫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他在土耳其扮演着“保护俄罗斯国家利益”的角色。根据他的说法,一些土耳其媒体常把俄罗斯描绘为“敌人”,他要向土耳其提供“无偏见的信息”。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9日晚间透露,卡尔洛夫近期一直在与叙利亚反对派成员沟通,希望能促成该地区的和平对话。她同时表示,卡尔洛夫深知这一过程困难重重,但他还是致力于实现和平。 莫斯科大学外籍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欧洲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晓伟认为,卡尔洛夫遇刺与叙利亚局势密切相关。他表示,由于俄罗斯支持的叙利亚政府军近期在阿勒颇战事中取得相当大进展,这次刺杀是激进分子展开的“报复行动”。
盘点 近年各国大使遇袭身亡事件 2003年3月28日,沙特阿拉伯驻科特迪瓦大使穆罕默德·艾哈迈德·拉希德在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遭到暗杀身亡。 2003年12月29日,梵蒂冈驻布隆迪大使迈克尔·考特尼在布隆迪首都布琼布拉南部遭到布反政府武装伏击,身中3枪,在送到医院后不治身亡。 2005年7月2日,埃及驻伊拉克大使伊哈卜·谢里夫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西部遭恐怖组织“伊拉克圣战基地组织”劫持。当月7日,该组织称已杀死谢里夫。 2005年7月27日,阿尔及利亚驻伊拉克大使阿里·比拉鲁西和另一名阿尔及利亚外交人员遭恐怖组织“伊拉克圣战基地组织”杀害。 2008年9月20日,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万豪酒店遭到爆炸袭击,导致53人死亡,266人受伤。捷克驻巴基斯坦大使伊沃·日贾雷克在此次袭击中遇难。一个极端组织声称对此事负责。 2012年9月11日,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领事馆遭武装分子袭击,美国大使克里斯托弗·史蒂文斯及另外3名外交人员丧生。 2015年3月27日,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一家酒店发生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和枪战,导致至少10人死亡,另有多人受伤。索马里驻瑞士大使优素福·伯拉里在袭击中受伤,后在医院不治身亡。 ◎相关新闻 德国柏林发生 卡车碾人事件 德国首都柏林一处圣诞市场当地时间12月19日晚发生卡车碾人事件,目前已造成12人死亡、49人受伤。德国总理默克尔2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此次事件为“恐怖主义袭击”。 这辆卡车当晚开进柏林西部威廉皇帝纪念教堂外的圣诞市场,驶入人行道碾轧行人和摊位,冲撞了50米到80米的距离。根据警方最新统计,至少48人受伤。 卡车上载有大量钢制品,因此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多名目击者称,肇事司机应该是故意为之,卡车时速约40英里(64公里),事件发生时,卡车丝毫没有减速。 目前,事件调查已由德国联邦检察院接手,警方已抓捕一名嫌疑人并将其押至检察院所在城市接受审讯。 但据德国媒体20日报道,这名嫌疑人否认一切指控,柏林警方已承认抓错了人,真正的凶手持有武器并仍然在逃。 另据媒体报道,肇事货车属于一家波兰货运公司,按原计划于20日运送货物到柏林。但19日下午,货车被窃取或遭劫持。该车原有司机为波兰籍,袭击发生后警方在现场发现他已因枪击死亡在副驾驶位置上。警方推测他并非同谋,而是受害者。 今年7月14日,法国南部城市尼斯发生类似事件,导致84人死亡、202人受伤。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该组织成员实施了尼斯袭击。 本报综合新华社等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