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两朝御史房可壮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关注
 
标题导航
诗言志疏传奇情注偕园
2016年12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诗言志疏传奇情注偕园
  《偕园诗草》题签。
  《房侍御疏》。



  房可壮从政近50年,经历了两朝五帝,三次遭贬,两度复出,可谓历尽沧桑。房可壮善诗,一生作诗甚多,但存世者仅《偕园诗草》一帙。身为言官,其疏必多,然其《侍御疏稿》却历经曲折才得以流传。他的疏稿为文雄博汪洋,有很强的辨析力度和理论水准。
《偕园诗草》收录诗作 二十年以诗记事抒怀
  《偕园诗草》收诗共143首,是房可壮自明天启初至祟祯末,约20年的部分诗作,以七律为多,大致分为叙事感怀、忧国悯民、与友酬和、写景题画等方面。
  抒写个人经历与感怀的诗,有《出都》《喜归》《感遇》《感怀小西园》等。七律《忆故园》感人至深:
  半亩为园枕海东,床头先见日初红。每看水面云常起,不觉松稍月正中。避世五年惊挚电,浮家千里滞尤风。酒酣犹抱青萍问,今古何人气最雄。
  此诗作于九仙山,从中不难领略到他当时的处境和宽广雄壮的胸襟。悯民的诗如:
  一声霹雳破沧浪,五月寒冰降下方。突兀云合天尽黑,可怜麦熟地空黄。朝廷原自勤农事,官吏何曾问远乡。满眼流亡图不绘,只将宵旰付君王。
  此诗充满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庸吏的针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针贬时政的诗也不少,如诗句“只恐孤臣轻似叶,太平天子坐朝堂”是直讽崇祯皇帝;“堪笑飞蝇钻故纸,可怜良马空走鞭”是评量朝中人物。骨鲠之士“赤胆批鳞寒白日”;奸佞之徒“簧舌鼓浪涨青天”,是描述忠、奸两种人物的强烈对比。
  史志载:“可壮素倜傥,重声气,不轻为然诺。通籍后,所交皆海内名士”。名士即当时的一些大儒、名士、清官、直臣,如邹元标、冯从吾、杨涟、左光斗、高宏图、黄道周、倪元璐、瞿式耜、范景文、董其昌、孙承宗、邱志充等,房可壮与之交流,慰藉的诗较多。他还有一些与隐士、名僧、道长的唱和诗。青州老乡中,他写与钟羽正、冯珣、房楠的诗较多。
房诗远宗盛唐近学先达 后世子孙将其重刊成集
  旅游和写诗,是明末士大夫的风尚。房可壮虽没有过多的时间旅游,但他仍爱自然山川。为官和隐居之际,他到过北京、南京、扬州等不少地方。《偕园诗草》中有描写牛头山、栖霞山、神女峰、九仙山等处的风景诗,有描写家乡风景的诗,如《题云门山神境》《题石佛寺壁上》等。其题画诗十余首,很精练,特色独具。
  房可壮的诗,远宗盛唐,近受乡先达钟羽正、冯琦等影响,并形成风格。古人评诗有“情与景偕,思与境共”之论,房诗亦从中可见。
  《偕园诗草》,原刊于何时无考,曾几乎佚失。现存者是根据可壮六世孙房吉人、八世孙房象玑保存的诗稿重刊的。清光绪末年,房来鹤参与《益都县图志》编写,事竣之际,欲将先人房可壮著作重新刊印。当时仅得《偕园诗草》,便请好友孙文楷为之校核,并由孙文楷和青州知府黄曾源作序印行。诗共143首,以诗的类别为顺序,后附房吉人、房来鹤跋文各一篇。
  孙文楷,字模山,益都高柳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著有《今吾诗草》《一笑集》等多部著作并主纂光绪《益都县图志》。孙文楷与房来鹤是好友。他们同在县志局时,房来鹤重刊《偕园诗草》,请孙文楷写了此序。
奏疏流落散失搜寻不获 民国偶然现身得以流传
  房可壮的奏疏以俨俨经国之文,耿耿济世之略,人争欲读,参魏忠贤及其一伙的三篇奏疏更为人称道。这些疏稿(俗称“十三疏”)天启间即有刊本,但其书或藏之秘阁,或毁之灾荒,或流落散失,后来竟搜寻不获。清末民初,青州人有苦求而巧获房可壮疏稿之事,皆出于偶然,富有传奇色彩。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益都知县李祖年重开志局,继修《益都县图志》。孙文楷为主编,参与编辑的有贡生陈丹书、房来鹤、有树徕、举人邱琮玉等。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志成付刊。钟际昌借此机会重刊了其先人钟羽正的《崇雅堂集》。房来鹤亦有心将先人房可壮的诗文整理刊行。又闻,房可壮曾有《偕园诗草》《甲子十疏》《房侍御疏》等行世,房友琴竭力搜寻,结果只找到了《偕园诗草》残编。他请好友孙文楷细加校勘,请当时的青州知府黄曾源撰写了序言,付之刊刻。房来鹤此举,自己稍觉心安,但总以没寻到房可壮的奏疏为遗憾。
  世事沧桑,然房来鹤对先人房可壮遗文未尝忘怀。民国八年(1919)秋末,房来鹤家来了一位客人,带来了意外的惊喜。来人名叫房丕明,是益都房氏大二支,家住博山峨庄(今属淄川),论世系是房来鹤的族孙。只因博山一带发生兵乱,房丕明暂时外出躲避,至青州投靠族人,到了房来鹤家。房来鹤仁厚,倒出客房安顿远道而来的族人。期间,房来鹤便出示房可壮的《偕园诗草》让房丕明看。他见之如获至宝,欣喜之余道出了家中藏有房可壮疏稿的秘密。
  原来,房丕明曾在其族叔房维垣处读书,二人相处很密切。光绪八年(1919)秋,有一客人自青州赴山西,途经博山。此人与房维垣互相认识,谈话很投机,原来是益都房氏族人,与房维垣同宗而且一辈(此人名房益西)。房维垣见他行箧中带有房可壮的疏稿,大喜,叫房丕明日夜赶抄并保存。
  当房来鹤见到房丕明二番回家取来的“疏稿”,犹如见了久违的亲人,立即找人帮助抄写,数日抄毕,将手抄本定名为《房侍御疏》。他为此专门举行了一次宴会,约知己文友来饮酒祝贺。原青州知府黄曾源也应邀而来,房来鹤请他写了疏稿前的序文。房来鹤自己也写了一篇文章,专门叙述此事的经过。其文最后写道:“咦!斯事也,不奇于得《十三疏》稿,而奇于黄老公祖前知之神;不奇于丕明族孙收藏之秘,而奇于以乱相迫,若使专为《十三疏》稿而来者。今丕明回博矣,携稿去矣,而《十三疏》得以流传于世也。岂偶然哉!岂偶然哉!”
  本期图片由房崇阳提供(署名除外)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