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画产业成致富新路子 |
通过多渠道销售,每户年可增收5000元 |
|
本报讯 青州市充分发掘文化资源优势,利用农民画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探索农民画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新路子,用画笔描绘精准扶贫新画卷。 近年来,青州市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出发,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加快培育发展农民画产业,2016年正式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农民画之乡”,先后成立了10家农民画专业合作社,开设互联网+微商、网店,开发农民画衍生品,与青州旅游、青州文化相结合,全方位开发农民画产业,积极创新销售模式,让农民画更好更快地流向市场,增加创作者的收入。 在扶贫脱贫工作中,充分发掘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依托中国青州农民画研究院、各级农民画协会、各镇农民画培训基地,充分发现培养贫困人口中农民画爱好者,进行青州特色的农民画创作,借助农民画合作社互联网平台,让青州农民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手工艺产品进入市场,为当地贫困人口开辟致富新路子。 目前,庙子镇已成立了农民画协会,并在泰和社区、上庄村、黄鹿井村建立了三个创作培训基地,生产之余从事农民画创作的农民有21人,报名参加农民画培训、创作的有1900多人。2016年庙子镇以农民画协会为主体,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上庄村打造了农民画产业项目,吸纳贫困群众12户。通过泰和景区、农民画中心、淘宝店多渠道销售,每户年可增收5000元。 (记者 李立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