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2版:安丘新闻·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关注
 
标题导航
入户访民情 暖人又暖心
收拢过节思想 再掀建设热潮
桑杭办“春晚” 上百村民点赞
2017年02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桑杭办“春晚” 上百村民点赞



  没有明星大腕,没有电视直播,金冢子镇桑杭村自编自演的第三届“春晚”,却受到村民的热烈追捧,让村民在家门口连续三年享受到了规模盛大的“文娱大餐”。1月18日,金冢子镇桑杭村的文艺广场上,百余名村民欢聚一堂“过大年”,散发着浓浓乡土气息的表演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欢乐高潮。

村民自办春晚添年味
  1月18日晚上6时,尽管天气比较寒冷,但在桑杭村晚会现场却是暖流涌动,这已经是村里第三次办“春晚”了。记者看到,整个院子被穿着厚厚棉衣的村民挤得严严实实。没有地方坐,就站着;看不到节目,就踮起脚尖。村民们对“春晚”的热情与期待成为寒冷夜晚的一把火,温暖着现场的每一位村民。
  杂技表演、戏曲、三句半《桑杭新村故事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一个接一个,两个多小时的演出,让在场的村民掌声和欢笑声不断。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参加桑杭村演出的农民,有的本就喜欢吹拉弹唱,有的则是临时起意第一次走上舞台,其中有些是上了岁数的老人,有的是外出打工回乡的游子,他们都根据自己的特长精心准备了节目。
  “喝一壶老酒啊,让我回回头。回头啊望见妈妈的泪在流……喝一壶老酒啊,醉上我心头。浓郁的香味儿啊咋也喝不够。”当这首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旋律伴着父子俩或浑厚嘹亮或清脆的歌声唱起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很多观众跟着旋律一起轻轻哼唱,不觉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桑杭“春晚”的发起人、三年桑杭“春晚”的总导演闫文龙与儿子闫峻诚的父子对唱引爆全场。《一壶老酒》唱出了天下子女对父母的爱和在外游子对家的眷恋。闫文龙表示,百善孝为先,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希望借这首歌对敬老孝老的社会意义进行阐述。
  一直关注孝道文化和社会公益的爱心企业家、中联青少年宫负责人吴秀云为桑杭村75岁以上的老人送去了米面油等年货。吴秀云表示,中联青少年宫热心公益事业,积极组织青少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以灵活多变、喜闻乐见的方式渗透到孩子们的成长教育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据悉,民政局党组成员、慈善总会办公室主任李国花等领导也亲临现场。
巧搭平台拉近邻里情
  桑杭“春晚”不仅给村民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和交流平台,也让村里老少爷们一起欢欢喜喜过大年。没有华丽绚烂的舞台灯光,没有家喻户晓的大腕明星,桑杭“春晚”却成功获得当地村民的赞赏。很多村民表示,这台“春晚”很真实、接地气,很好地反映了村里近几年的发展变化。
  据悉,桑杭村作为安丘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扶持村落,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同时,组建了农民戏曲队、秧歌队,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们村以前文化底子相对单薄,近几年,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建设,其中多亏了闫文龙等村里的爱心人士。”据金冢子镇桑杭村党支部书记王国中介绍,举办村民“春晚”的初衷是想让乡亲们在春节期间多一些娱乐活动。乡亲们一年四季都在外忙碌,有的人甚至一年都难得见上一面,邻居间的情感多少有些生疏,加之部分人就算回家过年,也都是“窝”在家里打麻将玩扑克,很容易输掉乡邻间的和气及感情,办“春晚”就是一项既文明又有意义的娱乐活动。王国中表示,以后有机会还会继续举办村民“春晚”,明年的“春晚”将增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节目,争取将其打造成为桑杭村的一大特色文化品牌。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桑杭村也从曾经的“北大荒”,嬗变为美丽乡村的“北大门”。
文/图 本报记者 宋树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