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要闻/时评 |
第03版
速读潍坊·视觉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关门一年 “开城”何日重开 |
“关园”决定致朝韩双输,崔顺实被指是决策幕后推手 |
|
当地时间2月10日是韩国全面中断朝鲜开城工业园区运营一周年。韩国一家智库9日指出,开城工业园关门固然令朝鲜损失不小,但韩国恐怕也未能实现遏制朝鲜核与导弹项目的预期目标,而受伤最深的则是朝韩关系,南北隔阂进一步加大。与此同时,韩国政界关于是否重启这一南北经济合作项目的讨论正越来越引人注目,对待开城工业园的态度可能成为衡量新一届政府对朝政策的试金石。只是,即便主张与朝鲜对话的在野党上台,重启也绝非易事。
影响 “关园”致入驻韩企损失惨重 2016年2月10日,韩国政府突然宣布,全面中断开城工业园运营,撤离入驻韩方企业人员,以回应朝鲜年初连续进行核试验和发射远程火箭。朝鲜随即针锋相对,次日宣布关闭园区,冻结韩方所有资产,撤出园区内的朝鲜工人。 按照韩国官方的说法,关闭开城工业园可以减少流入朝鲜的“硬通货”,切断朝鲜核导项目资金来源,并向朝方发出明确信号,如果不弃核,韩方就不会提供援助。 然而,朝鲜不为所动,继续推进核导项目,于同年9月进行了第五次核试验,并在今年年初宣称“洲际弹道火箭发射准备工作进入最终阶段”。 韩国现代调查研究所在一份报告中认为,韩国政府很可能没有实现希望通过“关园”达到的目标。 “关园”还导致韩国现在没有能够与朝鲜对话的渠道,朝韩官方对话渠道全部中断。 报告认为,朝鲜也可能承受了巨大损失。韩国分析师先前估计,园区有朝鲜工人大约5.4万人,包括工人家属在内有20万名朝鲜人的生计将受到波及。 对入驻园区的124家韩国企业而言,“关园”是一场灾难。报告指出,韩国统一部早先估计,韩方企业将损失9446亿韩元(约合8.246亿美元),而韩方企业说,仅124家入驻企业就损失将近1.5万亿韩元(13.09亿美元)。 损失最重的则是朝韩关系。报告说:“随着南北关系恶化,双方一切社会和文化交流全部归零,亟待举行的南北离散家属团聚无限期中止。”
幕后 崔顺实被怀疑介入决策过程 韩国政府一年前宣布全面中断开城工业园运营时显得相当突然,因为就在去年2月初,青瓦台和统一部尚未流露“关园”意向,只是表示会“研究必要措施”。鉴于开城工业园是硕果仅存的南北合作项目,一些韩国专家和学者当时便认为,即便是为了向朝鲜施压,朴槿惠政府打出关闭园区这“最后一张牌”,似乎过于着急了。 朴槿惠政府首任统一部长官柳吉在今年2月9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开城工业园关闭令人遗憾,他怀疑“关园”决定的幕后存在一名“权力掮客”,缘由是韩国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即国家安全委员会关于此事的决策过程显得并不顺畅。 韩联社说,柳吉在这番话显然直指“亲信干政门”主角崔顺实。 早在去年10月“亲信干政门”曝光之初,《韩民族日报》便报道,青瓦台决定“全面中断”开城工业园运营时,曾无视主管南北关系的统一部所提“临时”或“暂时”中断的意见。这一决定是由青瓦台国家安保室室长金宽镇去年2月10日在国家安保会议上确定的,朴槿惠是在8日至9日下的决心,而她7日主持召开的国家安保会议并没有讨论开城工业园。崔顺实介入这一决策过程的可能性非常大。 知情人士披露,开城工业园关闭前后,崔顺实几次提起“两年内就会统一”。韩国媒体报道,朴槿惠正是因为深信崔顺实的这种“朝鲜崩溃论”,才出台“关园”、重启对朝广播心理战等强硬政策。 韩国统一部去年10月否认崔顺实介入“关园”等决策。但《韩民族日报》报道,除少数核心人士外,青瓦台及相关政府部门并不了解崔顺实对国政的干预程度。
前景 重启园区需朝鲜展现弃核诚意 随着韩国可能因“亲信干政门”提前举行原定于今年12月的总统选举,来自朝野政党的热门人选纷纷就南北关系发表看法。 《韩民族日报》报道,朝野政党潜在总统竞选人大体认同开城工业园的象征意义和重要性,但在重启问题上却显现相当的温度差。 最大在野党前党首文在寅主张“早日重启”,强调需要有对朝政策“杠杆”,而开城工业园正常运营可以有助于解决朝核问题,“如果我执政,为了重启开城工业园区将推进南北对话”。民调机构“真实计量器”9日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文在寅的民意支持率为33.2%,连续6周位居第一。 保守派的潜在总统候选人则认为现在讨论重启不合时宜,强调有必要与国际社会保持一致向朝鲜施压。《韩民族日报》说,保守派实际上为重启附加了条件。脱离执政党、另组新党“正党”的“反朴派”议员刘承旼提出,前提是朝核问题取得进展;同属正党的京畿道知事南景弼说,前提是“营造半岛和平氛围”。 韩国国会上月中旬委托民调机构“盖洛普韩国”进行调查,本月2日公布结果:75.9%的韩国人认为“关园”对维护朝鲜半岛和平“没有帮助”;65.7%的调查对象对朴槿惠政府的对朝政策持否定态度;80.6%的人认为有必要“对话与制裁并行”或“变制裁为全面对话”。 国会议长丁世均在公布调查结果时说,朝核问题只有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虽然导致南北关系倒退的首要责任在朝鲜,但无论在怎样困难的环境下都不应放弃对话,就此而言,停止对话的朴槿惠政府“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韩国专家认为,即便是自由派的在野党上台,重启开城工业园也绝非易事,除非朝鲜就无核化展现一定诚意。韩联社援引统一部官员的话报道,重启园区与联合国现行对朝制裁措施相矛盾,可能引发争议;朝鲜展现弃核诚意则是通往园区重启的“捷径”。
◎新闻背景 开城工业园区 开城工业园区位于韩国首尔西北方向约50公里处的朝鲜开城,靠近朝鲜半岛南北军事分界线。2004年开园,2005年投入运营,是韩朝双方经济合作的最主要成果,也被视作两国关系的晴雨表,备受政治局势影响。 据韩国官方数据,124家韩国企业入驻园区,主要生产服装、鞋类、化妆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总计雇佣5.4万名朝鲜工人,截至园区关闭时,韩方累计向朝方支付工资5.6亿美元。 2010年3月韩国海军“天安”号军舰在朝鲜半岛西部海域爆炸沉没后,韩方认定这艘警戒舰遭朝方袭击,继而对朝方采取大规模制裁、即“5·24”制裁。开城工业园区幸免,成为韩朝之间仅存的经济合作项目。 2013年2月朝鲜第三次核试验后,半岛局势紧张,朝鲜同年4月以韩美联合军演升级紧张局势为由单方面关闭园区,大约4个月后同意重开,并且与韩方商定,今后应避免园区再次遭到关闭,园区运营“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受到政治局势影响。 除了2013年那次,开城工业园区建立10多年来没有因朝韩关系紧张而中断过运营。按照世宗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洪铉翼的说法,园区过去一直是韩朝“政治、军事关系动荡与民间、经济合作之间界限分明”、“井水不犯河水”的象征。 据新华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