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Q02版:青州新闻·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关注
 
标题导航
天天吃枸杞 产蛋全是宝
积极开展校园足球运动
为尿毒症患者献爱心
2017年03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天吃枸杞 产蛋全是宝
脱氏杰诚牌土鸡蛋老板创业成功把爱心献社会
  脱长杰为老人们分发鸡蛋。



  土鸡天天吃大枣
  土鸡每天都吃上香甜的大枣——哪里的土鸡待遇这么高?青州市杰诚清真特禽养殖场的土鸡,不但每天吃上香甜的大枣,还有枸杞、松柏子等十多种上好的食材。难怪很多知情人都有些嫉妒起了这些鸡:这些鸡比人还幸福啊!
  青州市杰诚清真特禽养殖场被山东省畜牧兽医局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生产的鸡蛋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在养殖场的办公室里,墙上挂满了各种奖牌、证书。在饲料房里,分段放置着各种饲料原料,有用蛇皮袋盛着的干野艾叶、益母草、松柏子,也有用纸箱和塑料纸袋双层包装的红枣干、枸杞子、小红辣椒等。仔细观察,发现都是一些上好的食材,很干净、颜色正,较均匀,找不出一块劣质的枣干,也找不出一粒劣质的枸杞子……看着看着,忍不住用手拿块枣干放到嘴里,又酥又甜;再拿几粒枸杞放到嘴里,也是又脆又甜;再尝几粒松柏子,香味浓郁,记者忍不住喊出口:“这鸡也太幸福了吧!”
  给鸡喂食大枣、枸杞也就罢了,咋还喂辣椒呢?“小红辣椒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还能提高鸡的食欲和免疫力。”养殖场总经理脱长杰介绍说。他从1998年开始喂鸡,在长期的饲喂过程中,摸索总结了一整套由大枣、枸杞、辣椒、野艾叶、益母草、松针粉、橘皮、玉米、豆饼、麸皮、大豆油等十多种原料搭配而成的喂鸡的饲料配比方法,根据鸡的不同阶段生长期的不同需要,按照不同的比例搭配饲料,鸡在生长、产蛋过程中长势好,不生病,蛋和肉的品质上好,且因为饲喂大枣枸杞,使蛋黄颜色呈现出琥珀红,营养价值高。
产蛋颗颗全是宝
  十多种天然原料,每一样都是货比十家,不加任何添加剂、色素,颜色要正、没有坏的、烂的,这是脱长杰为鸡选饲料原料的标准。鸡吃得这么好,那产出的蛋会是啥样子呢?
  从外表看,这些鸡蛋个头较小,约10个一斤,颜色有绿皮的、红皮的、黄皮的,也有少数是白皮的。脱长杰随手拿了个鸡蛋,打开放到盘子里,金黄色的蛋黄,被透明的蛋清弹性十足地包裹住,透射出一种迷人的琥珀色;用鼻子细闻,没有普通鸡蛋的腥气味。
  俗话说:“一日三颗枣,百岁不显老!”谈起大枣的好处,有的人一口气能说很多,它能养肝排毒、补气护嗓、止咳润肺、补血养颜、安神助眠,通畅血管等等,固然大枣有这么多好处,可一般人往往不能坚持做到“一日三颗枣”。这里的土鸡天天吃得这么好,产出的蛋自然差不了,是纯正的绿色安全食品。
  为了降低养殖成本,脱长杰在人工上动脑筋,20亩地的鸡场只雇了两个工人,他和妻子都承担着高强度的劳动量。就连他92岁的老父亲,都在厂里不停地帮着忙这忙那。不过,老人家看起来身体很硬朗,耳聪目明,这也得益于他们生产的健康食品。“我每天早上都浸两个鸡蛋喝,没生过病。”脱长杰老父亲说。
  “即使再难,我也一定会坚持下去,让我的鸡吃最好的饲料,产出最好的蛋。做食品就是做良心,自己生产的东西,只有自己爱吃别人才会放心吃!”脱长杰发自肺腑的话,落地有声,就像一声声警钟,向世人传递出“绿色诚信的安全食品”就是这样打造的。吃着这样的鸡饲料,土鸡长势特别好,从不生病,土鸡蛋和土鸡肉的品质上好,天然无公害,香且营养价值高,几年下来,脱氏杰诚牌土鸡蛋凭借老顾客的口碑,供不应求,
老板为人心肠好
  3月23日一大早,脱长杰夫妇早已将满满的一车土鸡蛋装好了车,他们要为王府街道东升社区65岁以上老人每人免费赠送土鸡蛋10斤。
  一下车,早有不少老人等在这里领鸡蛋。一位来领鸡蛋的大娘就拉住了脱长杰的手,欢天喜地拉起了家常。大娘告诉记者,脱长杰人非常好,每年都为老人免费赠送土鸡蛋,一些年龄稍大或者身体残疾来不到现场的老人,他们夫妇还会提着土鸡蛋亲自送上门。脱长杰是社区尊老、敬老、孝老的道德模范,连续几年母亲节,他都拿出1000多斤土鸡蛋为老人送去了母亲节的祝福;仅今年,脱长杰就拿出了3000多斤土鸡蛋奉献爱心。
  今年3月17日,脱长杰在《潍坊晚报青州新闻》,看到庙子镇贫困生王继龙为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耽误学业的新闻报道,他坐不住了,主动联系编辑部,称愿意拿出1000斤土鸡蛋举行爱心义卖活动,所得善款全部捐助王继龙完成学业。青州市志愿者协会负责人纪博也为脱长杰的爱心之举深深感动,组织志愿者以及社会爱心人士一块行动起来。短短的一天时间,脱氏杰诚牌土鸡蛋就被爱心人士购买一空,一万多元爱心善款送到了王继龙姐姐的手中。王继龙也特意从北京发来微信,对爱心人士脱长杰夫妇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郑重承诺:到了自己有能力回报社会的时候,一定参加到志愿者队伍中,传递爱心,奉献社会。
  生命不息,爱心不止。脱长杰表示,下一步自己也将加入志愿者协会等爱心组织,继续为社会慈善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联系电话3204301。
        本报记者 李立祥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