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疹基本知识: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多见于儿童。其临床特征为发热、流鼻涕、咳嗽、眼结合膜炎,出现特殊的科氏斑(又称麻疹黏膜斑)和广泛的皮肤斑丘疹。麻疹一般康复顺利,但也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我国古代医书很早就有关于发疹性疾病的记载,自北宋起有关麻疹记载渐多,如北宋钱乙的《小儿药诊直诀》(1032~1113),该书最早记载辨认麻疹法和记百日咳的证治,也是最早从皮疹的特征来鉴别天花、麻疹和水痘且已认识到麻疹为一种流行性传染病。13世纪《小儿痘疹方论》更能进一步区分出疹与痘的不同,并可根据疹色推断预后。 麻疹是由麻疹患者在传染期内通过空气飞沫播散,传染给其他人的。麻疹患者在发病前1-2天到出诊后5天内都有传染的可能性,尤其是潜伏期和出诊早期的传染性最强。传染期内,患者的口、鼻、咽、眼结膜分泌物,痰尿、血液内特别是白细胞内都有病毒。当患者打喷嚏、咳嗽、说话、哭闹时,病毒就会随同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或小水滴而被喷出,与空气混合,形成气溶胶颗粒,以后随着空气的流动迅速播散开来。如果其他人吸入了这种带有麻疹病毒的空气,就会被传染。 近年来,我省部分地区麻疹出现持续高发,麻疹防控形势严峻。因此在麻疹高发季节要经常开窗通风、平衡饮食、锻炼身体以增强抵抗力,少去人口拥挤、空气流通较差的公共场所以减少麻疹感染的机会。 麻疹为呼吸道传染病,采取隔离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很难控制疫情扩散,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是预防麻疹最经济有效的措施,能够迅速提高机体免疫力,建立起人群免疫屏障,有效控制疫情传播。目前我国的免疫规划程序规定适龄儿童满8月龄时接种一针次麻风联合疫苗,满1.5岁时接种一针次麻腮风联合疫苗,满6周岁时接种一针次麻腮风联合疫苗,必须按时完成三针次全程免疫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免疫力。为了孩子的健康请适龄儿童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就近的预防接种门诊接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