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卷首寄语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城事
 
标题导航
毕同毕异的世界
2017年05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毕同毕异的世界



  两个月前,我到国家博物馆去看主题为《大英博物馆100年——文物中的世界史》的展览,由于这次展览设定的时间体系巨大,因此100件展品的选择注定不会惊艳。当时间成为主轴,在时间中活下来的物件就彻底变成展品的构成元件了。相应的,附属的生活性就少了很多。
  不过,还是有一些令我遐想不已的展品。比如从山谷里发现的几百万年前的那些石器,比如在海边拾捡的几百年前的瓷器碎片……它们身具一种魔力,让我对它们的身份生疑——它们与现在山谷深处的石头、海滩旁边的沙砾果真有不同吗?
  对我而言,几百万年前的石器、几百年前的瓷器残片与时间近处编号为095号的那副美轮美奂里透着战火味儿的阿富汗战争挂毯以及编号为081号的刚好可以换一个奴隶的50枚一字排开的马尼拉钱币一样,都是关于世界是什么、生命是什么的追问。所以,仅仅通过数学、物理、化学的计算解析化验,并不能完全解答我的天真疑惑。
  站在阿富汗战争挂毯面前时,我能够感觉到我的眼神从眼眶里出来,跳进了另一个迥异的世界里面——火箭发射台和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指向正在撤离的装甲车和直升飞机,战火就这样在我面前铺展开来,摧毁的生活面目让我错愕,我的耳朵听不到人们寡淡冷漠的抽泣声,必须用眼睛才可以。
  这当然是世界真实的样子。他们身处的世界到处都是惊险,我的出现不过是给他们新增了一次危难。
  转而面对16世纪早期——19世纪期间发现于尼日利亚的50枚马尼拉钱币,我也无法完成救赎。相反,我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讨价还价的买卖人,试图用更少的像孙悟空头戴的金箍那样的用青铜和黄铜铸造的马尼拉钱币参与奴隶的交易。
  这当然是生命真实的样子,惨烈,无情,轰轰烈烈。
  世界是什么,生命是什么?对每一个人的生活来说,这绝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需要时时面对的历物之意。
  有一天,我从埃尔温·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观》里面读到下面这段话。他说,“在一个细胞的生命中,有些分裂并不像有人想象的那样是经常发生的事件。平均只需50或60次的连续分裂,便足以产生一个承认的细胞数——如果把一生中细胞的更替也考虑进去,那么就是这个数目的10倍。所以平均说来,我的一个体细胞仅仅是我所是的那个卵细胞的第50代或第60代‘后代’。”
  与不死不活的猫不同,薛定谔对活细胞分裂的阐释让我相信世界和生命起初都不是混沌未开的,它们毕同毕异,世界清晰,生命达观。                   文/王帅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