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速读潍坊·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焦点
 
标题导航
想赚好处费 反搭两万
“分身”11人谈恋爱
谎称介绍对象推销假棉花
加微信创业群交钱后被踢
2017年05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分身”11人谈恋爱



  
  只有初中文化的诸城女子沈某,依靠自己“逆天”的演技,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虚构或冒充国家干部的女儿、某学校教师、某银行职员等11个身份,一人分饰11个角色,以谈恋爱、结婚为名,先后骗取受害人及其亲友等10余人现金、财物共计价值20余万元。
为骗钱,诸城女子虚构身份与受害人结婚
  28岁的沈某是诸城人。2016年底,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沈某,打听到诸城某单位郭某的电话,虚构自己叫“张丽”,是诸城某学校的教师、自己有服装厂等谎言,取得郭某的信任后,多次以借钱的名义实施诈骗,总计7万余元。
  为了方便取钱,沈某又虚构了“张丽”二姐“逄玲”的身份与郭某联系见面。为了制造“张丽”的父母认可两人谈恋爱一事的假象,沈某又冒充“张丽”的母亲“张琴”与郭某通过微信多次联系。
  虽然没有见过“张丽”真人,但对“张丽”身份深信不疑的郭某,万万没想到所谓的“张丽”“逄玲”“张琴”等9人,竟然都是沈某一人冒充虚构出来的。
  此外,沈某故伎重演,以给郭某的同事李某某介绍对象为由,冒充身份与李某某谈恋爱,诈骗李某某1万元。
  诸城某单位的王某更是被沈某骗惨了,直到沈某以“李萍”的身份与王某举办婚礼,王某都没有意识到他面前的妻子竟是沈某假冒的。
19岁开始行骗,先后五次被处理屡教不改
  结婚后,王某慢慢发现“李萍”的身份、工作等均存在疑点,遂向公安机关报案,诸城警方很快确定了“李萍”的真实身份就是沈某。
  与“张丽”谈恋爱已半年,但一直没见到其本人,且一直要钱,郭某终于对“张丽”产生了怀疑,便到公安机关报了案。
  根据郭某的描述,民警发现“张丽”的作案手法、体貌特征与之前被多次打击处理过的沈某极为相似。民警据此断定,“张丽”和另外与郭某产生联系的多人,均是沈某一人冒充的。5月9日,诸城市公安局刑警大队的民警在诸城某小区将正准备外出的沈某抓获。
  经查,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沈某,从19岁开始就因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干部子女等进行诈骗被先后五次处理过。然而,劣迹斑斑的沈某依然屡教不改,2016年开始,没有工作没有经济来源的她又开始重操旧业。
  自2016年以来,犯罪嫌疑人沈某虚构或者冒充国家干部的女儿、某学校教师、某银行职员等11个身份,一人分饰11个角色,以谈恋爱、借钱为名,先后骗取受害人及其亲友等10余人现金、财物共计价值20余万元。目前,沈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诸城市公安局刑事拘留,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本报记者 张少华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