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为安置人员送上粽子。 |
|

|
|
临近端午节,5月26日,潍坊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为80余名在福利院和托养机构安置的受助人员送去了粽子等节日礼物,并走上街头给一些流浪乞讨人员送粽子。热乎乎的粽子,也温暖了他们的心。
福利院里粽子飘香 26日上午9时,潍坊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来到潍坊市社会福利院看望60多名受助人员。 刚进门,几十名安置人员就自发拍起来手。一位十七八岁的男孩还热情地拉起工作人员的手,介绍认识的新朋友。 “他们都是当初救助站救助的对象。”市救助管理站业务二科科长李斌说,很多流浪乞讨人员虽然神志不清,但也本能地知道谁对他们好,这次趁着端午节来看望一下他们。 当工作人员将带去的粽子分发给受助人员时,这个男孩还乐呵呵地剥开粽叶,把粽子递到李斌嘴边,不停念叨着“你也吃,你也吃”。李斌说,这个孩子是2014年在南下河市场附近发现的,当时身上脏兮兮的,也说不清家在哪里。为了让孩子在更好的环境中成长,把他安置到福利院里。 记者看到,这群受助人员吃着粽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还一个劲地夸:“这个粽子真好吃,又香又软!” 温情关怀唤醒记忆 工作人员一边将粽子分发给受助人员,一边跟他们交流,试图问出他们家的线索。一名30多岁的女子接过粽子后,没有立即剥开粽叶,反而面带微笑地看着在场的人,过了一会儿突然说:“我要回家,我家在云南南阳。” 工作人员听到这个信息,心里一喜,试图了解更详细情况,但她只记得自己叫“李银针(音译)”,老家是云南南阳,有个姐姐嫁到了山东。工作人员拿出笔,试着让女子写下自己的名字,但她停留了半天,也没有写。 市社会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说,这个女孩刚来时有点暴力倾向,问什么话也不说。后来经过慢慢调理,她的精神变好了,也爱笑了。这次听她说出有关家里的信息,大家由衷的高兴。 当救助站的工作人员离开福利院时,她隔着窗户不停地挥手,嘴里喊着:“你们一定要再来看我。” 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在看望完福利院和有关托养机构安置的受助人员后,还对车站、广场、商场等处的流浪乞讨者集中活动区域进行巡查,给他们送去粽子和关爱。 文/图 本报记者 宋树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