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我们的节日·端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我们的节日·端午

第03版
我们的节日·端午
 
标题导航
上山割艾草 分给左邻右舍
一针一线缝香包 给娃娃戴上
赶制两万香包赠室外劳动者
2017年05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山割艾草 分给左邻右舍
临朐刘洪美将艾草挂在门楣上辟邪,还做成“火绳”驱虫
  刘洪美在山上割艾草。




  本报讯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将艾草插于门楣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有辟邪之说。5月27日下午,临朐县寺头镇63岁的刘洪美拿起镰刀,顶着太阳上了山,准备割点艾草插在门楣上,以辟邪、驱蚊。
  此前下地干活时,刘洪美就格外留意哪里有艾草,已经留意到离家不远的南山上有一片艾草,于是想着赶紧去收回来。
  因为这片艾草藏在树林边,有了树木的遮挡才没有被别人发现。弯腰、下镰,一股清新的艾草味扑面而来。入夏以后蚊虫增多,以往下地前,她总要往脚踝、胳膊等裸露的部位擦上点花露水,以免被蚊虫叮咬,割艾草时却完全没有这种必要,因为艾草散发的芳香就可以驱蚊蝇、虫蚁。没多长时间,一小片艾草就割完了,用绳子将艾草一拢,刘洪美背着艾草慢悠悠地下了山。
  回家之后,刘洪美拿了个马扎坐在艾草前,将干枯的叶子撕去,再将它们分成小捆,用绳子捆扎,一束束艾草就准备好了。
  给亲戚、邻居送完,刘洪美才回来准备往自家的门上插艾草。去年插的艾草早已经发黄、变干,刘洪美翘脚将这束艾草摘了下来,抖落掉灰尘,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新鲜的艾草插到门楣上,完成了新旧交替。虽然只是简单的举动,但这一束小小的艾草却承载着她对于家人平安的守护。
  不仅自己家插好了艾草,刘洪美也给远在青岛和黑龙江大庆的两个女儿专门打去电话,叮嘱她们买一束艾草插在门上。
  刘洪美这一辈人对艾草有着特殊的感情。以往端午时,收割艾草不仅用来插在门楣上辟邪,更多的是用来编“火绳”。
  刘洪美说,山里夏季蚊虫多,在没有花露水、杀虫剂之前,“火绳”便是最好的驱虫工具。将艾草编成股,像一根根麻花辫一样,盘成一个卷后挂在屋檐下晾晒,干了之后便是“火绳”。夏季晚饭时,在屋里挂上一根“火绳”,将一头点燃后,散发着浓烈艾草味的青烟在屋里袅袅升起。随着青烟的蔓延,原本藏在屋里角角落落的蚊虫便四散而逃。一盘两米长的“火绳”能燃烧两三个小时。
  如今,城里已经少见有人在端午节插艾草了,但在不少农村,这仍是一项重要的端午节习俗。在偏远的山村,端午节前后正是忙农之时,山里人没有专门的时间来过节,插一束艾草、买几个粽子,就算是过节了。
       (记者 周晓晴)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