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要闻 |
第0203版
速读潍坊·关注 |
第04版
要闻/时评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肖秀玲等四人被评为“潍坊好人之星” 日前,5月份“潍坊好人榜”揭晓,张温会等21人入选,其中,肖秀玲、隋波、孙传德、张爱华四人被评为5月份“潍坊好人之星”。 社区爱“管闲事”的好人 64岁的张温会是原潍坊染织厂退休干部,退休后被推选为社区雷锋党支部书记。在她的带领下,雷锋党支部被中组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张温会也受到习总书记的接见。哪个老人病了,谁家出现困难,谁家发生矛盾,张温会总是第一个出现,年过花甲却总爱为社区的事奔波。 他是乡亲的“及时雨” 自学维修手艺,义务为群众维修水电家电机械、疏通下水道、更换阀门。经济区双杨街道三埠子村的张中胜默默奉献20年,是群众眼中的“及时雨”。他有一手过硬的技术,街坊谁家需要帮忙,只要叫一声,他二话不说,提上工具就去;平时忙完活,张中胜就会在村里“转悠”,看谁家需要帮忙。 从不拖欠工资和货款 葛永超生于1982年,现任青州华邦农牧机械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是一名青年创客。贫困出身的他深知农民工的不易,从不拖欠工人工资。创业初期,同学借给他钱,还款日期到时,从不拖延一天。年底面对供应商,哪怕是贷款也不欠货款。他总说:“答应别人的事做不到,心里不踏实。” 全部案件实现“零撤销” 曾珏现任奎文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立案调解庭庭长,她主动将服务下移,在街道社区、规模较大企业等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和调解委员会,纠纷在基层化解。她先后受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767件,全部案件实现“零撤销”,为572名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1216.62万元。 成汽车装配“金牌导师” 泮月华是福田汽车集团诸城奥铃汽车厂总装二部员工。担任调试车间主任后,泮月华将原来单一的师带徒模式调整为五级培训模式。2014年,在第三届全国载货汽车装调工职业技能竞赛中,同事王浩明获得大赛综合成绩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泮月华也被授予本次竞赛的“金牌导师”。
推动物流业务转型升级 吕连强现任潍坊联运有限责任公司物流分公司经理,先后荣获潍坊市交通系统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称号,2016年荣获潍坊市劳动模范称号。他积极创新开拓,将原各自独立经营的四大物流园区整合为物流分公司,统筹运营,促进了公司物流业务转型升级,为推动我市交通物流业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弟媳照顾二伯哥48年 孙美芬是寿光市孙家集街道后杨村村民,公婆有3个儿子,丈夫排行老三,大伯哥患癌症去世,二伯哥自幼双目失明。48年来,她悉心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二伯哥,公婆去世后,她也坚持不分家。如今,80岁的老人在孙美芬的精心照料下依然精神矍铄,家庭生活和谐美满。 捡回陌生人当父亲伺候 2013年3月,烟台栖霞一名孤独老人李树友走至寿光圣城街道南徐村时,遇到肖秀玲父亲肖龙彦,善良的肖龙彦了解到李树友无儿无女、生活困难后,决定收留这名老人。考虑父母年龄和身体情况,肖秀玲决定自己收养李树友,并把他接到家中。从此,肖秀玲一家人和李树友老人同吃同住、伺如亲人,一家人生活和睦。 老师热心捐献干细胞 王丽娜是峡山区岞山中心学校小学部的一名英语老师,曾多次无偿献血。2012年,她报名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血样。今年与一名白血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2017年2月15日,为救这名白血病患者,王丽娜去了济南捐赠造血干细跑,成为我市第39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孤身勇斗持刀抢劫歹徒 49岁的隋波是昌邑饮马镇小营村村民。2016年1月,他在下班途中路遇歹徒持刀抢劫妇女,他挺身而出,与持刀歹徒英勇搏斗。最终,被抢劫妇女得救,隋波却身中数刀倒在血泊中,被闻声赶来的群众送往医院救治,数日后才康复出院,至今所留伤口在阴雨天仍然会隐隐作痛。 把环卫工人冷暖放心上 陈国荣是市潍洁环境卫生有限公司总经理。我市“创卫”期间,她带领环卫工人向脏乱差的死角发起攻坚战,每天调度指挥工作,一天要跑50多公里,手机24小时开通,以便随时接受任务赶赴现场。2009年1月,为公司全部环卫工人办理了社会保险,为生病的环卫工人垫付医药费。 扎根水库服务30余载 1986年参加工作以来,孙希爱已在牟山水库管理局工作30余年。他脏活累活抢着干,现在是大坝管理科一名业务骨干。2015年10月,看到同事们忙于材料整理,没有时间割除大坝上的杂草,孙希爱主动替他们完成割草任务。在割草过程中,由于割草机故障致刀片飞出,造成孙希爱双腿胫骨骨折,经过两次手术才保住双腿。 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 作为潍坊中学一名语文教师,从教12年来,她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2012年担任高三班主任时,父亲查出肺癌晚期,她只在病床前陪伴了12天。她带领语文组年轻教师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2012、2015、2016三年高考中,班里高考上线人数和语文单科成绩均名列全年级前茅。 伺候患病养父21年 张爱华是潍坊日报高密分社的一名记者,作为养女,在养父身患重病之际,她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1986年,77岁高龄的养父被检查出患有冠心病,为了在父亲身边,她进工厂当了一名工人。养父逐渐失去了自理能力,张爱华陪侍在养父身边,帮他吃药、喂饭,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 自费购置救援装备 28岁的李亮就职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昌乐县供电公司。2015年,他加入了潍坊市雷霆救援队,兼任队里的技能教练,自费3万余元购置救援装备,带领大家苦练山地救援、水域救援等技能。李亮参与了10余次青年志愿者、义务救援与安全保障活动。参与善行的同时,他还为行善者和受助者双方提供优质服务。 老党员服务邻里20年 79岁的王兆钢是市机械电子行业办公室退休干部,退休后努力发挥余热,自觉担负起小区卫生清洁工作,一干就是20年。他热心为社区群众服务,为群众解决了后顾之忧,受到了大家的称赞和居委会的表扬,连续多年荣获社区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荣获奎文区第四届和谐邻里节“百佳好邻居”光荣称号。 急救中毒早餐点老板 2016年10月的一天,靠卖饼为生的昌乐市民孟先生干活时一氧化碳中毒。昌乐县竞技体育学校副校长赵长安晨练完到这买早饭时看到这一幕,把孟先生从屋里拖了出来,帮着医护人员把他抬上救护车,之后又去了医院了解情况。经过两个小时的抢救,孟先生保住了性命。 把花卉业做大做强 孙传德1995年下岗后走上园艺之路,现任潍坊开轩花卉休闲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虚心请教花卉的栽培技术,研读花卉管理书籍,成为花卉业的行家。2011年,启用潍坊开轩花卉休闲农场,已成为潍坊市最大的花卉及蔬果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单位。 发展集体经济致富 自2015年担任高新区丁家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以来,丁斌确定了以发展集体经济为主导的道路,通过集体经济带动村民收入的提高,增加就业岗位。经过一年半的发展,成立了4家集体性公司,安置社区就业人员300余名,带动了社区居民收入的提高;公司盈利全部用于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 照顾重病母亲不离弃 岳松刚是青州市庙子镇南富旺村村民,母亲2014年查出患有尿毒症,他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家庭非常困难。他坚持照顾重病的母亲,每周2次驾驶三轮车载母亲往返80公里赴青州市中心医院做透析治疗,风雨无阻,其孝老爱亲的事迹在四里八乡传为美谈。 言传身教孝道代代传 李玉生家住滨海区大家洼街道八里社区,夫妻俩和儿子李永顺一起照顾着100岁的老母亲。他一直都跟母亲生活在一起,老人牙口不好,一日三餐母亲的饭总是单独做。李玉生夫妇孝敬父母的美德影响着儿女,女儿出嫁后,也会经常回家给奶奶洗澡、擦拭。本报记者 周晓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