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矛盾纠纷“一站”化解 |
青州设立镇街诉调对接站推进纠纷化解 |
|
“以前做生意过程中遇到的纠纷,要么得跑法院、要么去法庭,耽误工夫不说,还经常跟对方闹得挺僵。现在好了,镇上建立了诉调对接工作站,不打官司先调解,不仅解决了纠纷,而且帮我留住了客户,真是既省腿又省事啊!”家住青州市王坟镇西张村的王大哥在通过王坟诉调对接工作站调解了一起货款纠纷后高兴地这样说。 去年10月份以来,青州法院着眼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需要和缓解法院特别是人民法庭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着力深化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先后推动在邵庄、王坟等不设派出法庭的镇街建立了诉调对接工作站。经过半年来的试运行,诉调对接工作站在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收到了明显成效。 为及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做到小矛盾不出社区村庄、大矛盾不出乡镇街道,青州法院以镇街诉调对接工作站为平台,有效对接辖区派出所、司法所等行政部门和社区、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多方调解资源,着力营造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等相关力量共同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大调解”格局。 在这一调解机制下,镇街诉调对接工作站针对基层矛盾纠纷关系错综复杂、宗族氛围浓厚等实际特点,建立起了以工作站为中心,辐射辖区各行政村的村级调解网络,并在每个行政村选任一名专职调解员,利用村级专职调解员的特殊身份参与本村矛盾纠纷调解。据悉,仅半年时间,邵庄、王坟诉调对接站就对接调处矛盾纠纷97件,实现了矛盾纠纷的精准化解。 相比传统的诉讼方式,诉调对接工作站通过调解方式化解矛盾纠纷更加简便、灵活,而且调解不受诉讼排期、开庭等时间、地点的限制,也不收取任何费用,减轻了群众的负担,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欢迎。 对邵庄和王坟两处诉调对接工作站取得的成绩,两地党委政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庙子镇党委书记孙培伟说:“近年来,基层社会各类矛盾纠纷层出不穷,如果处理不好或处理不及时,将会对基层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隐患,镇街诉调对接工作站的建立和运行,从源头上消灭了纠纷复发隐患,减少了信访和上访的发生。工作站建立‘大调解’工作格局、组建村级调解队伍等做法,实现了将大量基层矛盾纠纷稳控在当地并被化解在萌芽状态,为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本报记者 李立祥 通讯员 孙广胜 隋海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