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坚强”爬两万公里成功入轨 |
火箭异常后依靠自身推进器,先后10次重新点火调整轨道 |
|
|
央视关于中星9A的报道。 |
|

|
|
本报综合消息 因运载火箭发生异常未能进入预定轨道,靠自带的燃料独自在太空中“徒步”行进,爬升2万多公里,于7月5日成功定点,中星9A完成了一次长达16天的“太空自救”,堪称中国“星坚强”。 2017年6月19日0时11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中星9A卫星,这是一颗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我国首颗国产直播卫星,主要用于广播和电视直播业务,服务覆盖中国大陆本土、海南岛、港、澳、台和南海等地区。如果成功入轨,也将成为我国首次覆盖南海海域的国产直播卫星。 然而,卫星刚随火箭飞出地球不久,就因火箭出现异常,被遗落在1.6万公里的太空,而它离预定轨道还有2万多公里! “当时我们都绝望了,一开始以为遥测乱了,时间一分一分过去,越来越揪心,确认出了问题,大脑一片空白。”一位工作人员事后回忆说,那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控大厅现场气氛特别凝重,来自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通信卫星事业部部长周志成和中星9A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魏强在现场稳定工作人员情绪,组织大家持续进行卫星数据判读。 很多老专家也陪大家一起熬夜,研究对策。 这时,一个积极的信号鼓舞了所有人。卫星太阳帆板、天线顺利展开,工况正常,而且卫星上的一个关键设备——地球敏感器可以正常使用。这意味着,地面的工作人员能够靠它确定卫星的姿态和相对地球的位置,并依靠卫星自身的推进器点火来完成变轨。 魏强告诉记者,卫星轨道高度不足的情况以前也遇到过,但这一次这么低究竟能不能成功,谁也不敢保证。 没有人甘心失败,只要有一丝希望就决不放弃!经过紧急研判,专家们决定尽全力挽救这颗卫星。 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飞控试验队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密切配合下,中星9A卫星开始了“徒步”长征。 卫星先后完成了10次重新点火,准确进行轨道调整,多次频繁穿越地球周边的中、低轨道的辐射带,也消耗了很多燃料,历经重重磨难,最终卫星成功定点于东经101.4°赤道上空的预定轨道,各系统工作正常。 此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方面称,根据专家审查意见,长征三号乙遥二十八火箭问题定位于三级滑行段姿控发动机滚动控制的推力器出现异常,目前已完成“技术归零”和“举一反三”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