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某等4名“病友”为了来钱快,结伙到滨海区采用在输油管道上钻孔的方式盗窃原油14吨,最终被发现,涉案人员悉数落网。目前,李某等4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巡视发现偷油车 4月23日,滨海某石化管道物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到滨海公安分局报警,称有人在黄潍输油管道上采用打孔的方式盗窃原油。当天,输油管道巡视人员在巡视时发现一辆厢式货车停在黄潍输油管道沿线的路上,十分可疑,仔细查看发现在车辆前方100米处有盗油阀和连接软管,可是在附近巡视未发现可疑人员,遂报警。 接警后,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展开调查。民警对案发现场进行了细致勘查,特别是对可疑厢式货车进行了封存和物证提取,并送检市公安局刑事技术实验室。随后,民警调看了附近路口的监控录像,对嫌疑车辆的信息展开研判。经查,该车的车牌为套牌,无法查到车主信息。通过视频监控查看厢式货车的轨迹信息,民警最终确定嫌疑人共有4名。作案时,4人驾驶一辆现代轿车和遗弃在现场的白色厢货从东营到滨海区黄潍输油管道末站4.7公里处盗窃原油。 涉案人员均落网 由于线索有限,警方一直无法确定嫌疑人的身份。6月份,市局刑事技术实验室检验出结果,通过信息比对锁定了前科人员李某。李某是滨州博兴县人,有盗窃原油前科。通过照片比对,民警确定李某为其中一名嫌疑人。 在核实李某的身份后,民警通过视频监控及走访摸排,锁定了李某所在的大体位置。今年6月底,民警赴滨州博兴县实施抓捕,在滨州某医院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抓获。 归案后,李某交代了其伙同东营的赵某、巴某、孙某,到滨海区盗窃原油的犯罪事实。在民警规劝下,另外三名犯罪嫌疑人于7月24日投案自首。 四次偷得14吨油 经审讯,4名犯罪嫌疑人曾在东营同一家医院住院,是“病友”,彼此认识后想一起赚点钱,想到盗窃原油不难操作,赚钱较快,遂商定结伙盗窃原油。4人约定在东营聚合,晚上由巴某驾驶轿车载着赵某和孙某,李某驾驶一辆厢式货车,一起前往滨海区作案,在滨海区黄潍输油管道末站4.7公里处的地下输油管道上打孔,再外接盗油阀和软管盗取原油。从4月初到被发现,李某等人成功盗窃4次,共盗取原油14吨,造成该石化管道物流有限公司损失5万余元。由于储油罐较大,原油输进厢式货车的油罐需要四个小时,期间4人四处望风等待。 案发当天是4人第五次盗取原油,望风的孙某和赵某发现有巡视人员经过,4人因惧怕被抓,将厢式货车遗弃在现场,乘巴某的轿车逃跑。 本报记者 张少华 通讯员袁方 马晓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