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热看环球·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速读潍坊·关注
 
标题导航
安倍改组内阁难挽颓势
美国宣布限制公民前往朝鲜
特梅尔躲过一劫免遭贪腐指控
俄驻叙利亚使馆遭炮击无人伤亡
2017年08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19名阁僚仅五名留任
安倍改组内阁难挽颓势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当地时间8月3日改组内阁,19名内阁阁僚中,官房长官菅义伟等5名阁僚留任,部分核心阁僚进行了更换。安倍再次改组内阁,力图挽救因“地价门”“加计学园”“瞒报门”等丑闻引发骤跌的公众支持率,并为明年争取连任自民党总裁布局。只不过,安倍政权的诸多做法和做派有违民意,若不改弦更张,想挽回政权颓势恐怕很难。
5名阁僚留任
  随着日本安倍内阁新阁僚认证仪式于当地时间8月3日下午在皇宫宫殿结束,第三届安倍政府第三次改组内阁正式成立。对于3日的内阁改组和自民党高层人事调整,执政党期待政策推进的呼声高涨,干事长二阶俊博称“这是基于首相安倍晋三的方针,位得其人的最佳配置”。
  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3日下午宣布新内阁名单,19名内阁阁僚中5名留任。除菅义伟外,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复兴大臣吉野正芳,以及公明党推荐的国土交通大臣石井启一留任。
  核心阁僚有所变动,除留任的菅义伟和麻生太郎以外,曾担任过行政改革担当大臣的河野太郎接替岸田文雄出任外务大臣;前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接替辞职的稻田朋美,再度出任防卫大臣;原自民党政调会长茂木敏充出任经济再生担当大臣;曾担任过农林水产大臣的林芳正则将接手因加计学园丑闻而处于漩涡中心的文部科学省,担任文部科学大臣;曾担任过法务大臣的上川阳子再次出任法务大臣。
  另外,包括环境大臣中川雅治在内的6名内阁成员是首次入阁,但这6人大多具有副大臣或自民党干部等从政经历。
  日本媒体认为,菅义伟和麻生太郎留任保住了安倍政权的“骨骼”。同时,安倍没有起用自己的亲信担任外务、防务等重要职务,其目的是为了平息党内的不满、稳定政局。

安倍为内阁多起丑闻道歉
  3日下午,首相安倍晋三在官邸召开记者会,就自身提出的2020年实施修改后的新宪法这一目标表示:“这是为了深化讨论而提出了问题,并非一开始就想好日程。”
  记者会伊始,安倍谈及加计学园问题和南苏丹联合国维和行动(PKO)自卫队部队的日报隐瞒问题,深深低头称“造成了招致国民很大不信任的结果,再次深刻反省并致歉”。安倍表明,力争通过政策课题得出结果来挽回信赖。关于改组后的新内阁,安倍称“组建了重视结果、工作第一、以实力为本的阵容”,并取名为这是“以结果为本的工作能手内阁”。
  关于解散众院举行大选的时期,他称“完全一纸空白”。
  关于加计学园新设兽医系计划,安倍指出“陷入了当事者之间说了还是没说,各执一词的无休止争论,招致了怀疑”。安倍表示,将确保围绕国家战略特区的省厅间协调过程的透明度。他还表达了尽快召开日美两国外长和防长出席的“安全保障磋商委员会”(2+2)会议,为强化威慑力和应对力推动磋商的想法。
  安倍在此之前与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举行会谈,强调“最优先经济展开工作的内阁启动”。山口回答称“作为执政党,将合力支持”。
内阁改组有三大特点
  今年以来,由于“地价门”、“加计学园”、防卫省“瞒报门”等丑闻频发,安倍内阁民意支持率跌入“危险区域”。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正面临二次上台后最大执政危机。
  日本媒体分析,安倍希望以此为契机,扭转内阁民意支持率下跌的态势,倘若再出岔子,对安倍内阁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因此,这次改组,安倍可谓如履薄冰。此次内阁改组有三大特点:
  一、肃清“问题”阁僚。文部科学大臣、农林水产大臣、法务大臣等在任职期间有严重失言的阁僚均被撤换;内阁官房副长官荻生田光一因深陷“加计学园”丑闻也被从内阁调换至自民党内任职。
  二、排除连任障碍。把有可能挑战安倍的党内实力派纳入内阁或自民党领导层,排除明年安倍连任自民党总裁的障碍,其中包括新入阁的总务大臣野田圣子、文部科学大臣林芳正、外务大臣河野太郎。已担任多年外务大臣的岸田文雄转任自民党政调会长,显示其更着眼于安倍“禅让”而非正面挑战安倍。
  三、侧重内阁“平稳运行”。堪称安倍“左膀右臂”的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继续留任;新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法务大臣上川阳子此前均出任过同职位;多名新入阁以及留任的阁僚为安倍亲信。
政权颓势难挽回
  对于安倍此番动作,日本舆论普遍认为,仅靠简单的人事变动恐难以扭转其内阁的颓势。尤其是当日本官员被丑闻缠身,这一举措可能还会适得其反。日本埼玉大学政治教授松元正生指出,当民众将不满焦点转向安倍个人,支持率便很难恢复。
  安倍挟执政联盟占据国会多数议席,强行表决多部法案,并企图完成修宪“伟业”;任人唯亲,导致党政乱象丛生,国民日益认识到其回归战前体制的野心。
  政府鼓吹“安倍经济学”,雷声大雨点小,除少数大企业外,广大民众并未从中受惠,摆脱通货紧缩等目标更是落空,经济缺乏亮色。
  英国广播公司指出,安倍的民望急跌,公众对他的领导能力存疑,面前的路可谓不容易,其推行的修改和平宪法等政策也令一些人感到不满。
  《日经新闻》民调显示,虽然安倍内阁支持率曾于2015年夏天因为“安保法”争议而下跌,但当时民众不支持内阁的理由主要是政策方面,相反今次连串丑闻中,44%受访民众认为安倍的人格“不值得信任”。
  而被指可挑战安倍首相地位的前外务大臣岸田文雄近日也指出:“消除丑闻,恐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日本《读卖新闻》发表文章指出,安倍政府假如不改变傲慢的本性,“难以重拾公众信任”。
       本报综合报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