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南京南站女童被猥亵一案有了最新进展,南京铁路公安处南京南站派出所发布消息,确认段某因涉嫌猥亵儿童已被刑事拘留。而受害女童是段某父母的养女。段某的父母目前也正被调查。 (8月18日中国之声)
在人流密集的高铁站候车大厅,当众对随行的女童实施猥亵行为,段某的行为可谓令人发指。 正如部分网友猜测的:公众场合都敢如此肆意妄为,私底下还不知道会怎样。的确,从段某的放肆、父母的熟视无睹以及被侵害女童不以为意的反应来看,猥亵行为显然不止这一次。是否真如网友所猜测的存在更严重的猥亵甚至性侵行为,当地的执法部门很有必要进行彻查。 被收养人权益受到侵害,在当地已不是第一次发生了。2015年9月,南京市一名9岁男孩被养父母虐待事件引起关注。男孩于6岁时被收养,学校在2014年就发现其有被打迹象,身上有被打伤、烫伤、甚至刺伤的痕迹。最后还是班主任将男孩受伤图片上传网络才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 其实,这些悲剧本可以避免。早在2013年,南京民政部门曾出台《南京市收养子女家庭评估实施细则》,对收养的评估、收养后的回访有详细的规定,对一些特殊情况还有一票否决制。 这一细则公布之处,民众对其寄予厚望,以为被收养子女有了“保护伞”。若当地民政部门能真正落实回访机制,何至于男孩受虐一年都得不到救助,也不至于让段某嚣张到了当众猥亵的程度。如果早日发现两名孩子的危险处境,不法分子也许就能及时收手,让孩子们远离被猥亵、被虐待的“火坑”。 因此,我们不得不问:当地的收养回访到底去哪了?是压根没有回访还是沦为了走过场,这就是当地民政部门需要调查的问题了。 预防工作出现纰漏,直到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孩子受到了不为人知的屈辱才喊着严惩不贷,是否为时已晚? 通过这些案例,已经揭露了当地民政部门“重审批、轻回访”的监管方式。在收养时层层审核,但一旦办完收养手续,被收养人就逐渐淡出了监管视线。至于其在新家庭中的生活状况,恐怕只能听天由命了。若非网友在网上晒出猥亵女孩的照片,当地民政部门恐怕也不会再次插手女孩的生活。 在笔者看来,查处这起发生于南京南站的猥亵女童案,除了严惩当事人之外,更应该修补已经形同虚设的被收养人保护机制。收养回访不能敷衍了事,只有时刻紧绷保护孩子的弦,才能真正为他们找到好的归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