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运会昨落幕,全民参与佳绩频出 |
我市健儿揽得九金 |
|
|
9月8日,天津全运会最后一个比赛日,我市运动员在参加的唯一一个集体项目比赛中再有斩获,由杜清清、蔡雅倩、刘家圆所在的山东U21青年女排经过5局苦战,以3:2逆转战胜实力不俗的江苏女排,为我市再夺一枚铜牌。至此,十三届全运会比赛全部落幕,我市参赛的86名运动员共夺得了9枚金牌(16人次)、6枚银牌(13人次)、8枚铜牌(15人次),奖牌分布囊括了排球、篮球、橄榄球、射击、击剑、皮划艇、摔跤、自行车等项目。参赛人数和实得金牌数超过历届。 九金收官 我市创历届最佳 金牌方面,老枪谭宗亮射落男子10米气手枪个人金牌,让潍坊籍运动员信心大增。于晓明、孙婷婷所在山东女子橄榄球队本届全运会上成功卫冕,让山东继续保持了在该项目上的优势。男子排球U21组,刘志浩、王径一、韩东、杨华兴、王建业、张东政所在的山东队成功夺冠,再次展现了潍坊排球不俗的整体实力。另外,美丽阳光的潍坊姑娘岳园和搭档一起首次夺得全运会女子沙滩排球冠军。女子重剑的王雅萍和王雪更是首次站上了全运会的最高领奖台。皮划艇项目,年轻小将张冬和老将刘海萍双双折桂,张冬还成为我市运动员中唯一的一位双冠王。男子自由式摔跤97公斤级的张学义为我市夺得了最后一枚金牌。 本届全运会,山东代表团在33个大项,417个竞技小项的比赛中,共获得金牌69枚、银牌57枚、铜牌61枚,奖牌总数187枚,其中代表团项目金牌58枚、银牌44枚、铜牌49枚,奖牌总数151枚。金牌、银牌、铜牌、奖牌总数均列全国各代表团首位!成功实现全运会三连冠的历史性重大突破! 本报记者 付东升 综述 全民参与,健康共享 本届全运会新设群众比赛项目19大项126小项,包括马拉松、轮滑、龙舟、太极拳、攀岩等涵盖各个年龄层、各行各业人群兴趣点的体育竞技项目。 据统计,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共有数百万群众参加了“我要上全运”基层选拔比赛。运动员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93岁。 对于不少参赛者来说,这是第一次参加全运会,能站到这样的舞台上委实“难以想象”“从来没想过”“以前想都不敢想”。 49岁的金明华是我国第一支女子冰球队的守门员,退役26年后,这次比赛她与来自黑龙江鸡西市第六中学贝朗冰球俱乐部的一批“娃娃军”一同参赛。她坦言,没想到这个年纪了还能参加一次全运会,阔别正儿八经的比赛这么多年,技术和感觉还在,挺意外。 更新理念,改革创新 除增设群众比赛项目以外,为实现“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的办赛目标,更好地发挥全运会在深化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本届全运会还在其他七个方面全力探索机制创新。 这些创新举措包括:允许华人华侨以及达标的运动员参加部分项目比赛;鼓励参赛单位在技战术配合类项目上跨单位组队;实施教练员激励政策,为教练员颁奖;增设田径、游泳青少年组以及轮滑冰球等跨界跨项选才项目等。 本届全运会,在10个大项49个小项上,共有279支跨省组合队参赛,涉及870名运动员。在跳水、田径、场地自行车、帆船4个项目上,跨省组合队在他们参加的项目全部拿到金牌。其他赛场,跨省组合队也多有斩获,表现出很高的竞技水平。 老将谢幕,新人可期 与历届赛会一样,本届全运会赛场见证了众多老将的谢幕演出,也涌现出了一批未来可期的新人。 赛场内外,庞伟、朱启南、陈颖、苗立杰、陈楠、仲满、张培萌、何雯娜等体坛名将表达了退役的意愿。他们中的一些人首次拿到全运会金牌,以圆梦的形式谢幕。 15岁的河北小将李冰洁在本届全运上大放异彩,夺得4金的同时两破亚洲纪录;13岁的北京跳水运动员张家齐首次参加全运会便两度登顶;21岁的上海小将郭钟泽戴着眼镜拿下男子400米冠军,并打破保持了16年之久的全国纪录……他们都是中国体育的希望之星。 据新华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