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小楠从北京一所高校毕业,原本想留在北京工作,但此时,爸爸查出了癌症晚期,她不顾一切回到诸城老家,和妈妈一起照顾爸爸。给爸爸看病求医,从诸城到潍坊再到北京,他们辗转多家医院,家里的积蓄都搭进去了。 “当时我只有一个信念:希望老爸能活下去,其它任何不顺的感觉都是不痒不痛。”小楠说,那时,因为毕业后去留的问题,男友跟她分了手,工作也一直没着落。但这些在爸爸的健康面前,根本都不重要。经过了一年的积极治疗,小楠爸爸还是离开了。 “从爸爸生病开始,心就悬着,他走了,我的心沉到了看不见的无底深渊。”小楠说,那段时间是她和妈妈无法面对的,妈妈总是偷偷一个人抹眼泪,小楠为了不让妈妈担心,强撑着坚强。远在北京的小姨将她和妈妈接到了北京居住,一家人互相陪伴,开导解闷,转移妈妈的注意力。“有些话不想跟人提,但是这些‘能量’在心里积攒太多,容易憋出内伤。”小楠说,她开始记日记,日记本就像他情绪的“垃圾桶”,她把自己的情绪、负能量、痛苦统统倒入,这个倾诉的过程,心情也能变轻松。 有些伤痛需要时间慢慢去抚平,好在有亲人朋友的陪伴,有日记本的存在,小楠将心打开,一点点走了出来,坚强地面对现实。 如今,小楠和妈妈在北京安定下来,很少回到老家,谈论起爸爸,她也可以很平静。小楠说:“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