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时评

第03版
喜迎十九大
 
标题导航
“军民融合”招牌不得滥用
“为学生好”
人力资源服务业出台发展计划
“碗接尿” 没羞没臊
刑案律师辩护开展全覆盖试点
2017年10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碗接尿” 没羞没臊
□ 本报评论员 李明志



  北京丰台区一家餐厅内,一位妈妈竟然用餐厅的碗给孩子接尿,而且还把尿倒进盛食物的碗里。被人发现后,这名女子辩称“反正碗都是要洗的”。事后,餐厅的工作人员表示,十几年来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其实餐厅每一层都有洗手间,那位妈妈使用过的全部餐具已被销毁。   (10月11日《看看新闻》)

  为父母者,竟干出如此出格又下作的事,网友们在震惊之余,无不直呼恶心——不只因为“碗接尿”本身,还因为这名母亲的素质。可以说,此事不仅仅是关乎一个人有无公德的问题,更是一个有关做人做事的常识和底线的问题。
  孩子毕竟还小,面对妈妈用碗为其接尿的做法,不会去拒绝实属正常。但问题是,一个大人如何能做出如此荒唐的事?而更荒唐的是,面对旁人的指责,居然还辩称“反正碗都是要洗的”。请问,用这只接过尿的碗盛饭,就算洗得再多次、再干净,谁还能吃得下?退一步讲,如果这只是这名母亲理屈词穷、慌不择言下的狡辩之语,也不是不可以理解,毕竟,因为“面子”而拒不认错,极力为丑陋之举“洗白”,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人的一种本能。然而,如果这句话属于“言为心声”,那就可怕了:无论如何,“碗接尿”和“碗要洗”是两个概念、两码事,这名母亲偷换概念将其混为一谈,实在是人品堪忧,令人不禁为孩子的家庭教育也捏了一把汗。
  人们总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要想教育出好孩子,首先必须要成为好父母。如果一边教育孩子要文明,另一边却用餐厅的碗给孩子接尿;一边教育孩子要遵守公共秩序,另一边却让孩子在公共场所大便,如此人格分裂的所谓教育只会让孩子陷入迷茫而变成“熊孩子”。现实中,很多父母在孩子“变坏”后,总是焦虑又急切地找寻各种客观原因,却从不知自我反思。不妨想一想,若长期受父母这些“不拘小节”耳濡目染的影响,孩子如何能避免近墨者黑?
  不可否认,“碗接尿”属于不经常发生的极端事件,但一些与之性质相似的“小事”现实中却时有发生,其中有一些人们甚至已经习以为常。比如,对孩子在公共场合随地大小便,很多人就表示理解——孩子小,不懂事;公厕少,憋不住。明显,这都是借口,属于大人不懂事。很多时候,一些父母不仅自个儿不懂事,还容不得别人善意提醒。如此,对孩子的“爱”实则已变成了“害”,这岂不可怕?
  任何一次奇葩事件都不是无缘无故或者偶然发生的,从某种角度讲,恰恰是因为孩子在公共场合随地大小便多了,多到人们见惯不怪了,似乎也就“正常”了,这才会出现“碗接尿”的荒唐闹剧。
  《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作为父母,可以没有高学历,也不必赚太多钱,但必须要懂得自尊自爱、知羞知臊、厘清是非、遵守规则。如此,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会变成好孩子。反之,若这般理直气壮地“碗接尿”,先把自个儿放纵成“熊父母”,那“熊孩子”也就不远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